吴溪大队的生产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比宏村生产队的韩队长要年轻许多。两天前他就被告知,拖拉机会被送到他们生产队。今天一大早他便计算着时间,兴奋地召集全生产队的男女老少集合,敲锣打鼓喜迎拖拉机的到来。
戴誉本就被拖拉机突突得头疼,这会儿再被社员们围在车边对着耳朵吹唢呐,只觉自己快要失聪了。
从扎着大红花的拖拉机上跳下来,戴誉从热闹的人群里钻出去,远离震天的锣鼓声,总算让耳朵恢复了正常。
他所处的这块空地,除了他,还有个叼着烟蹲在地上的老汉。
那老汉见他是从拖拉机上下来的,便问道:“你也是那个什么研究所的?”
戴誉摇头:“我是京大的学生,这次算是借调吧。”
听说他不是研究所的,老汉似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对他抱怨道:“公社非要在我们生产队弄什么试点,废了老鼻子劲弄来这么一台拖拉机,这不是瞎胡闹嘛。”
别的生产队都是抢着买拖拉机,戴誉还是头次听说不想要拖拉机的,看向他的眼神便有些疑惑。
“要我说,无论啥机器都没有人可靠!”老汉吧嗒烟,叹道,“这大机器把人能干的事都抢着干了,那我们这些人还能干啥?”
戴誉失笑道:“在拖拉机出现之前,还用牛犁地呢,牛把人能干的事都干了,您也没觉得不对啊。”
“那能一样嘛,听说这个拖拉机的犁地速度是牛的四五十倍,活都让它干了,我们还干啥啊?”老汉一脸愁容。
与他讲不通道理,戴誉只问:“您知道这个‘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是谁提出来的不?”
老汉摇头。
“正是主席提出来的啊,研究所在你们生产队搞试点,也是为了响应党和主席的号召,提前帮你们生产队实现农业机械化,解放生产力,让社员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戴誉瞟他一眼,问,“主席的话你听不?”
老汉没再与戴誉说什么,从地上站起来就一溜烟冲进了前方那片闹哄哄的人群。
他过去以后,人群自动给他让出一条路,有人起哄喊道:“支书,你不是说有它没你,有你没它吗?还跑来摸拖拉机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