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贾环立功

题,那就是大周的铸币量极为的不足。

现在市面上流通最多的就是太上皇时期铸造的永顺通宝,但荒唐的是,目前市面上、包括倭国和南洋流通的永顺通宝,总量差不多是当初官方铸币的几十倍,更荒唐的事情是,大周官方铸造的铜钱质量远远还不如倭国和大明海主们联合铸造的,市面上通行的,居然是私铸的居多。

而且铸币成色不一也是个大问题,若是因为金银兑换不便,用价值更低的铜钱代替,到最后只能更麻烦,银票的信用价值也会降低,最终还是以金银同行。

毕竟相比较而言,金银的价值是恒定的。

所谓“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这种局面如何应对?

自然是铸造金银货币。

陈昭拥有津门卫,还拥有三大商社,更拥有正非银行,储备了金山银海,可谓是倾国之富。

因为商业的发达,津门卫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工厂,更有成熟的水力机械系统,技术已经不成问题,金银储备也不是问题。

接下来就是保密的问题。

毕竟铸币是朝廷的事,陈昭贵为国公做这个也是犯禁的,但架不住三大商社当中,有着数不清的人才。

于是东海一座无人知道的岛屿,悄悄地建立了一座铸币工厂。

外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这个消息。

他们就算打听,也只知道陈昭联合海王们进攻吕宋,和弗朗机人夺取财富……

……

安顿好家人之后,贾环恢复工作,他带着几个手下,骑快马赶上了大部队。

毕竟是大部队,加上还要牵扯道朝廷军队调动,那匹锦衣卫精锐走的并不快。

经过皇帝和内阁的确定,终于到了孝德八年一月,郭震虏和锦衣卫汇合,此时他又有身边八百精锐,加上部分战力非凡的川兵,无论是实力还是信心,都大大增加。

更妙的是,犹豫贾环的身份,川蜀的大商人主动找上郭震虏,表示愿意襄助王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谓襄助,以往就是给钱给粮,可这些大商人给郭震虏提供的消息却不仅仅是这个,大小金川也不是桃花源,想要生存也要和外面沟通往来,最起码盐就要在外面买,川蜀的大商人们在这收购和销售之间赚了大钱。

大商人们虽然看重和土司们的交易,但更看重和陈昭的交往,贾环随军前来,大商人为了抱上陈昭的大腿,自然要对锦衣卫们表达善意。

什么是善意?当然是立大功是是最好表达善意的途径。

第一场战斗不是和这些土司打,也不是和大小金川的苗兵或者是趁势作乱的匪盗们打,而是先去自贡剿灭了当地最大的盐枭。

川盐产量极大,四川的盐帮也是自成体系,他们除却向湖广一带走私之外,真正的暴利是销售给西南各族,在山中的各族村寨缺盐,价格极为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