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可早就想好了,她既然已经明白自己的心意,就下定决心要同谢洵站在一起。反派又如何,卷入这风起云涌的政局又如何,她就是要和谢洵一起做这京都里的雌雄双煞。

所以她对谢洵说:“待此间事了,我同你一起回京都。”

当然,她还是面薄,嘴硬地添上一句:“我是打算去看看容记在京都的生意。”

谢洵忍不住轻笑出声,被瞪了一眼也收不住笑意,以拳抵住嘴角,点点头。

容可与谢洵在硕阳大营待了将近一月,待他们要返程的时候已近深秋。这段时日,谢洵与卢少将巡察了边疆百里的驻军情况,为将来出征突利收复失地做准备。临别前秋风萧瑟,卢远亲自领兵将他们送到百里之外,在一处驿亭止步。

驿亭秋风萧瑟,容可站在一旁看卢远与谢洵饮送别酒,谢洵想来是端方尔雅君子风姿,此刻却展露出一丝武将的豪迈,将酒一饮而尽,摔杯许诺——今年之内,他必定让卢远西征突利无后顾之忧。

秋风萧萧,谢洵指向漠北时眼神却是少见的炙热。

这段时间,容可与谢洵说了好多话,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执着收复边疆。

谢洵的母妃乃是前柱国大将军卫程独女,卫家世代镇守边疆,满门忠烈,谢洵三个舅舅均死在战场上。谢洵的外祖父卫程毕生心愿就是收复郑、梁两州,老来连失三子都不能击垮他的意志,但最后阻止他的,不是敌人,而是京中的八道圣旨——一道紧接着一道催他速速回京。圣旨宣称是卫妃难产,临危思父,实际上是皇帝忌惮手握大军、功高震主的卫程。

在八道圣旨的催促之下,卫程无奈赶回京都。当年卫妃难产究竟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世人只知,卫妃生下皇子撒手人寰,卫程丧女伤心至极,不到半年郁郁而终。卫家遗志再无人继承,收复二州一事再无人提起,二十万卫家军被拆分至各地。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卫程的徒弟卢远率军镇守硕阳,谢洵在朝堂上一步一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