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酥打消了逛街的念头,根据原身的记忆,直接去了知青办。
知青办的外面,挂着几个大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满了标语。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
“……”
光是这么看着,就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
直到这一刻,唐酥才终于理解,为什么当年会有一大批年轻人,愿意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去农村过苦日子。
或许,这就是属于这个年代的信仰。
……
然而,唐酥的想法,还没过几分钟便幻灭了。
她进门的时候,知青办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一个年轻的男人解释下乡建设的伟大。
那个年轻的男人,背对着唐酥,让她看不见模样。
不得不说,这里的工作人员语言能力很强,她就只是在旁边听了那么几句,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只是,被劝说的那个男人,却满脸的不情愿。
在唐酥来之前,工作人员已经用各种角度劝了他快一个小时,他却还是一副晚娘脸。
工作人员也不乐意了,她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然后问道,“陈建同志,该说的我都说了,其他的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那个叫陈建的男人也很不高兴,“同志,您就不能通融一下?就是和我妹妹换个名字而已。”
“换个名字而已?你说的倒是轻巧,你妹知道你这么坑她么?”
平日里,确实有些人家不想让家里最疼爱的孩子下乡吃苦,便找了门路把名字调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