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柳氏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第二天天光蒙蒙亮,王焕冬提着皮箱踏上了上海的行程。

王焕冬求学走后家里的生意照旧红火,转过年来秋收之后,人们把粮食陆陆续续地还回来,邵宸延的粮仓又渐渐填满了。

村民们很自觉,他们也知道是邵宸延大仁大义救了他们的命,有的人还想多给,邵宸延分文不要。

不赚昧心钱,不发国难财是邵宸延得做人宗旨。

这么有良心的商人,哪个人还愿意为难他?

黄家那边一开始恨死了邵宸延,恨不得把他抓过来生吞活剥了,断人财路就等于杀人父母,然而他被迫降价,被迫跟邵宸延一样的价格之后,周遭的老百姓竟然对他感恩戴德,甚至有人对他下跪磕头。

黄三儿做了一辈子奸商,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这几天他都有点飘了。

黄家家大业大不愁吃穿,但是就缺少来自周围人的崇敬和认可,这次黄三儿的虚荣心都被满足了,今年秋收居然没有压价。

用他的话说:老子有的是钱!没有必要在意一点小钱,压价这种事儿生儿子没□□的人才能干得出来呢。

邵宸延也不跟他一般见识,沽名钓誉也好贪慕虚荣也好,只要他愿意做就好。

天灾刚过,邵三爷爷那边出事了,窝火憋气,加上天气炎热,老头年纪大了身子骨一夜之间就垮了。

三奶奶只会哭,啥也干不了。

邵氏宗祠的人一看老头不行了,家里也寒酸得厉害一哄而散,都去推举新的族长去了,就把他这一摊子给扔到这里了。

树倒猢狲赞,当初他们三爷爷长,三爷爷短,现在全都四散而走。

邵广山和邵广海这些人一见有事儿,躲得比谁都远,谁愿意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