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主街太近的话,容易被赶。据她所知,这条街的商户都是要去市场管理所登记的,还要每个月固定的交管理费。但也会有一些小贩子,比如他们这样的,会和管理所的人打游击。
在地上铺了块布,姐弟俩把带来的帽子摆上。其实就两个款,一个是贝雷帽,只是有不同的花色,摆上去后倒像是有很多个不同的款。还有一个是女士的毛呢小礼帽,有黑色和藏蓝色还有米白色,是新出来的款,不过这个款在柳市卖的时候反响不如贝雷帽好,宋锦觉得可能是因为太端庄了,除非是像电影里那样穿很隆重的衣服去搭,不然就会有点奇怪。而且这个帽子不如贝雷帽好做,头上的圆顶看着总是有点不够流畅,终究还是工艺不太过关。
宋锦决定看看今天的情况,要还是不好的话就可以把它从生产清单中去掉,免得还抢占了贝雷帽的产能。
宋一成把两盏煤油灯放在摊子两边。
到了四点的时候,人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有人从他们的小摊子前面匆匆而过,但几乎没人停留,大家都奔着主街而去。
宋锦决定铤而走险。
“帽子!帽子!这里有卖便宜又好看的帽子!”她喊了起来,但不敢喊得太大声,怕把市场管理所的人给招过来。
她清脆的声音在巷子口回响。终于,有人被吸引了过来。
“帽子多少钱?”
“五顶起拿,五块五一顶。如果拿得多的话,还可以更便宜一点。”宋锦回答她。
这些帽子用的面料价格不一样,面料和人工加起来,平均下来大概是在两块左右,再加上运输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支出,大概每顶帽子的成本是两块一到两块二左右。——宋锦现在是个成熟的商人了,已经学会把这些边边角角的支出也算到最终的成本里面。
问的人拿起帽子看了看,宋一成很贴心的打开了手电筒。雪亮的光照在了帽子上面,来人用手摸了摸。
布料不错,颜色也不错,她想。
“我头上戴着的就是,同志,你可以参考一下。”宋锦适时的道,宋一成把手电筒转到她身上,姐弟俩配合无间。
来人抬头看了一下,果断决定要了:“给我来十顶。有便宜吗?”
宋一成本来想要傻傻的点头的,但被宋锦一个肘击就乖乖的闭嘴了。宋锦看到来人的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是会要的,所以根本没必要便宜。况且,十顶并不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