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别生气,我爹就那个样子,我叫连铁柱,关于银钱方面是我来说的,您要做的那个我看了,串签子的话我给您算便宜点,十文钱一根,那个磨也是不好磨的。
至于那个串炉子的话,小的二十两银子一个算上手工,大的就五十两银子一个,您看这个价格您能接受不,我这是最低的价格,连记铁匠铺,绝对的童叟无欺。”
柳霜听他这么说,心里也是小小的算了算,铁,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还是挺金贵的,价格虽然相对高了一些,不过他们家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她有一种怀疑,那就是这个串炉子如果换做另一个铁匠铺来做,都未必能的出来,想到这,二话不说的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放在桌子上,说:
“这个是定金,我姓柳,什么时候能来货?”
连铁柱收好银票,拿着纸笔在图上画着圈,然后按上自己的手印交给柳霜,说:
“七天之后吧,七天你们过来拿,应该能拿一小部分。”
柳霜听了点点头,把那个单据塞进袖口里,嘱咐着又道:
“那行,这七天你主要让连大叔做出一个小炉子,还有一堆串签子就好,其他的不着急,只要十月份能赶出来就行。”
“好嘞,您擎好吧!”
从铁匠铺出来,柳霜又抬头看看那个幡,上面五个字摇摇晃晃的,还挺有意思,伸了伸胳膊,看看天儿,差不多了,坐上马车回到了西街的点心屋。
因为眼瞅着就要到中秋节了,这段时间作坊那边都是特别的忙,因为要做月饼,点心屋的月饼,从去年推出来之后,就一直非常的火爆。
关键是她们的馅儿料比较好,基本上什么莲蓉的、枣泥的、豆沙的……只要她能想到的,几乎全都做了出去来。
当然,莲蓉跟枣泥是最受欢迎的,豆沙的一般就是普通老百姓要吃的,而且定价也便宜,回到点心屋,今儿是从正门走的,反正这个点儿基本就是没什么客人了。
可刚下了马车,没等进屋呢,就听到——
“你们铺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做王家的生意,别忘了,我们老爷可是国丈,国丈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