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铮点点头:“的确不是,但那时候国内精神研究很落后,人们判定一个人下定论往往根据道听途说。”
“刚好那时候附近出了一个那样的孩子, 没有常人的感情, 不能理解正常人的情绪,用刀子捅伤了做饭的母亲也没有任何愧疚,很残忍也很危险。”
“而乐湛很多时候也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有明显的情绪表达,在父母说爱他的时候不会表现得高兴, 在受到批评时不会表现出悲伤, 他的母亲就认为他和那个孩子是一样的, 没有同理心。”
金蟾握紧了手里的杯子。
乐铮继续说到:“其实不是,你应该发现了, 乐湛的大脑发育得很不均衡,他对于抽象性的语言理解很差,但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我们的语言通常是形象化而不是具象化的,因此很多时候, 他根本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所以才会对外界没有反应。
“但那时候的人们不知道,父亲忙于工作没空管他,他的母亲憎恶他,也惧怕他, 根本不愿意近身照顾,佣人也有样学样,我记得他那时候一岁半,有一次拉裤子都没有人愿意带他去洗。”
这个金蟾知道,人的情绪其实是很容易传染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街上遇到熟人,人们最先注意到的,肯定是那个被母亲抱着的孩子,而不是那个跟在母亲身后的孩子,因为情绪——拥抱本来就是爱意的表达,向人们传递着这个孩子是受到宠爱的。
而受到父母珍爱的孩子总是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眼光与重视,乐湛的母亲不爱他,其他人就会受到这种影响,不会珍惜他。
乐铮抿了一口茶水,眉目沉沉:“我是在十四岁母亲去世后才去跟父亲生活。那时候乐湛已经五岁了,除了说话不顺畅,其他还算正常。”
“变故发生在那一年的夏天。几家人结伴去海边旅游,有几家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挖了坑把乐湛竖着埋进了沙子里,只露了脑袋出来。”
“这在古代是一种刑罚,沙子的压强虽然比不上泥土,但绝对不是一个孩子能承受得了的。乐湛不会哭,大人的视线被挡住没有发现,他的母亲也不会注意他。等有人发现不对的时候,潮水都已经快漫延到他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