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功颂德,外加哭穷打秋风。最多的时候,一年来了六次。

大楚历代的皇帝和朝臣一致认为,不过一些东西,他们泱泱大国,不是出不起,反而是彰显国威的好时机,于是好话听舒坦了,基本上就是有求必应。

在大楚面子大于天,对友国大方一直是优良传统。

而其他国家见状也纷纷效仿,和大楚建立友好邦交,定期出使。

大楚一直以此为荣。

但姬时昱并非长于不知米贵的钟鸣鼎食之家,也并非锦衣玉食长大“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一个小国使臣突然冒出来问他要过冬的粮食衣物,简直是莫名其妙。

当即冷笑一声就把人赶了出去。

使臣被打出去时一直用不标准的官话嚷嚷着“天/朝大国名不副实”。

这让一些世家老臣很是觉得颜面无光,然而不敢去捋皇帝的虎须,几番商量,就派了荣国公夫人来她面前说项。

按她们的说法:“不过一县一年的出产,何必如此斤斤计较,有失气度。”

这是当面的说法,背后他们不说她也猜得出来——“蛮荒小国长大没受过正规教养,就算当了皇帝也难免小家子气。”

但姬时昱不这么看。

“审时度势的好手,”他冷笑:“我没继位斗得最厉害的时候整整三年都没来,尘埃落定就跑来要东西,哪儿那么好的事儿?”

“还记得那个借粮的故事吗?就算我年年给,他们还能记恩不成?那使臣回去吹嘘一番盛景,只能让人心怀贪念,图谋不轨。养肥了他们,再来给我一刀么?我自己的百姓还在卖儿卖女呢。”

借粮是金蟾家乡流传的故事,说一户人家家境殷实,每每接济贫穷邻居,却最终让人起了贪念,邻居趁他们出事,借照顾的名义谋害了家里幼儿,霸占了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