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虽然钱早就还了,这份情仍在。之前是没有能力,现在有机会,正是报答的好时机。

韩十三算了下,一共二十位同事,捐了钱的有十二位,他准备给每位送二十斤,没捐的也意思一下送个两斤半。这一部分就是五十二亩。

剩下的够种八十多亩地,韩家人准备主动找李家村和秀才村的里正,看村里谁家还有想换玉米种的。

在韩家的带动家,与他家交厚的收了玉米的,都是主动问起亲朋友要不要种,要种的话可以用粮食换。

第二天,韩家来了一辆马车,三羊镇李大善人派了人来找他们买玉米种,愿意出价十文钱一斤。

这李大善人,正是那位给女儿弄抛绣球的富商。

十文钱一斤,韩家一亩地收了上千斤,就是一万文,十两银子,等于韩家种一季玉米就能把买地的钱赚回来了。

韩十三出去送玉米了,大家都以为喻氏会答应,偏偏韩家人是死心眼。喻氏一脸歉意,语气却很坚定,“这位大哥,很是抱歉,我家的玉米想让更多人家种。请您告诉李大善人,我家玉米不能大量买。他要的话,就卖五斤给他吧。”

“你这打发叫化子呢!”对方冷哼,拂袖而去。

李家村的人却仍围在韩家,久久不肯离去,十两银子可以买一亩良田了,却被韩家拒之门外,而是宁愿拿玉米种跟村里人换白米。白米也就两文钱一斤,哪有十文值钱。

有人说韩家傻,不会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