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丹凤再次写上。她想了想,“布也带上两匹吧。”

在他们的带动下,李家村的生活也或多或少变宽裕了。偶尔也会有人想着买点布做身新衣裳,可是买布还得去城里……

喻氏点头,“对对对,再带上点红布和红纸,还有白酒。”

乡下地方,办喜事就是随便扯点红布,买点红纸对付着。

“再买点纸笔吧,还有启蒙的书籍《三字经》之类的……”丹凤又建议。

这一下另两人都沉默了,这年头书籍并不便宜,农家读书的人本就不多。一本书,哥哥念完弟弟念,弟弟念完侄子念,东家念完西家念,不知道多久才能卖出去,还得压钱在里面。

听喻氏和大宝的一番分说,丹凤也意识到了,“那书就先不买了。等什么时候二宝的字练好了,让他抄书,我们拿来卖。”

自己抄的书,也就费点纸笔,这还是不要什么钱的。喻氏和大宝欣然同意。

“再买杆秤,买张牛皮纸回来裁了包东西。”毛笔写的字就是大,还没多少东西,一张纸已经写满了,丹凤收好纸,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和韩十三说了,韩十三答应带着姐弟两去采买。

这里没有后世那种一包包的盐,他们就买了两个坛子,一个用来装盐,一个用来装白糖。

其它东西都是按写好的采买。美中不足的是,采买的东西杂,每家店要的并不多,难以拿到最低价。

“慢慢来吧,刚开始,有利润就行。”韩十三安慰女儿。

八辆银子换来两车货,分了两趟拉回来。回家大宝和喻氏打下手,丹凤摆架。

于是,当天二宝回家,发现他家又多了一家明天就要开张的超市。而且又有了新目标,或者说赚钱的新门路——练好字,抄书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