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儿子懂事了,知道心疼娘,喻氏的心里自是乐开了花。
韩十三是个闲不住的。当天下午就找二宝借柴,二宝很财迷的非要收一文钱——他还要跟他爹比谁赚得多,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韩十三倒是没生气,并放话再有柴他照样一文一担收,担柴送去镇上。
第三天韩十三上午送柴,韩丹凤起了个大早,拔了十把豆芽菜,放进背篓里。本想自己提,韩十三二话不说直接抢过背篓。
到城门口已经有不少人,交一文钱有个正式的摊位,不交钱的位置就偏一点,也没桌子凳子。韩丹凤没交钱,找了个不算很偏的位置,把豆芽菜摆出来。没有凳子,只能蹲着。
右边卖背篓的卖光走了,左边卖韭菜的也卖光走了,只剩她的豆芽菜,鲜有人问,唯一一个好奇的人,在知道这个就是鸡丝藤苗,喊着怕有毒走开了。
眼看日头渐高,腿都蹲麻了,也没卖出去一把。丹凤无法,背着豆芽进了城。一路打听,找到了大宝所在酒楼——福缘酒楼,杏黄色的店招在风中飘摇,韩丹凤深吸口气,给自己鼓劲。运气不错,进店就有个小孩叫她:“姐,你怎么来了?”
这就是大宝吧,丹凤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宝,大宝没二宝爱笑,像个严肃的小老头。
等到大宝带她找到掌柜福叔,她也不管与人家熟不熟,厚着脸皮上,“福叔,感谢您对我们家的照顾,送把豆芽菜给您尝尝鲜。”
福叔接过细瞧,他做掌柜十多年,还没吃过这豆芽菜。
丹凤机灵,在边上介绍,“这个豆芽菜炒着好吃,很水嫩,可以素炒豆芽,除此之外,还可以凉拌豆芽,炒合菜等等……特别是等到了冬天,青菜难得,也能给饭桌添道菜。”
福叔敏锐的感觉到了商机,亲自给丹凤斟茶,“还要烦请韩姑娘亲自用豆芽做个菜。”
丹凤也不忸怩,根据灶房的材料,做了个改良版的炒合菜。出锅尝了一筷子,丹凤鼻子一酸,满满的幸福感,忍不住又夹了口。来这个世界两个月,她终于吃到一个不缺盐少油而且有肉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