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就是嘛,所以,听说了有新型水轮泵以后,公社就给河湾大队那边做了工作,劝他们两条腿走路,只靠一个电灌站在农忙时灌溉,不但他们完不成灌溉任务,也是给公社方面增加负担。”
坐竹排需要大半天的路程,乘坐拖拉机却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目的地了。
河湾大队这边像是早就接到了通知,大队书记和队长带着支部的一众干部在村口迎接北京来的领导。
王院长跳下拖拉机就热情地与大队干部们握手,而后温和地笑道:“我们主要是来看看水轮泵站的运营情况,你们这边派一个熟悉水利事物的同志,给我们做个向导就行。另外,水轮泵或电灌站方面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我们反映。”
大队书记与众人一一打了招呼后,转身冲着人群后面的一个年轻人招招手。
“这是我们河湾站的放水员林小河,贫下中农出身的知识青年,初中生。”大队书记语气自豪地介绍,“他毕了业就一直在河湾站当放水员,对于水利和电力方面的知识,是去公社和区里培训过的。要是有什么问题,你们就问他。”
众人又寒暄了一阵就重新返回拖拉机,进村去了建在河湾的水轮泵站。
夏露对于电灌站的成本还挺好奇的,在路上就咨询了林小河。
林小河被城里的漂亮姑娘看得不自在,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组织了半天语言才说:“我们这边是双季稻灌区,扬程在32米左右,电力提水每亩的电费大概在五六块钱。”
“这么高?”众人都很诧异。
“呃,这也没办法,每亩大概耗电100度,电力成本本来就很高的。这已经不错了,有的大队还在用柴油机提灌,每亩的成本是电灌的两倍。”林小河解释道,“不过,我们这个电灌站自从建起来就是亏损的,电费太高了,群众负担不起。每年都需要国家给补贴才能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