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扬起的唇角下又藏了多少苦涩?
王导是觉得她和快乐在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想让她挖一下深层的自己,看看能不能与快乐共情,从而演绎好这个角色。
坦白说,如果是原身,大概很能理解快乐,因为她很痛苦,但她工作也很忙碌,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就抑郁了。
她的状态让周围人也一点也没察觉到她抑郁多年,以至于那一场求死来得是情理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
但哈梨不一样。
抑郁症的产生本来就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狗也不是不会得抑郁症,只是说相对于哈士奇这个家族来说,会比较少而已。
一般情况下,哈士奇都挺想得开的,有什么不满当即就报复回去了,比如像波特那样,一有不开心就冲胡娇娇“嗷呜呜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个家族的狗都不爱让自己受委屈。
很少有憋屈,也就很少有烦闷,心稍微大了一些,所以哈士奇本身就极难得抑郁症。
它们只有可能让别人得抑郁症。
而王导不知道她哈士奇的灵魂,想让她往深来挖自己,但这真挖不出来呀。
她面上和内心都是真的开心,如果有不开心,也肯定都写在脸上了。
没什么值得藏着掖着的,哈士奇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绝不让自己难过。
只是现在的哈梨已经不是曾经的哈梨了,她不一定要真正本身是一个什么样子,她才能演出什么样子。
她构建一个意识形态的哈梨,这个哈梨会与她分析出来的角色极其相似,再用这个意识形态的哈梨与剧本的主人公共情。
最先入门的时候,她学习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所用的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属于体验派,而后在上表演课她又学习到了很多方法派的内容。
现在她演戏已经有了自己一个独特的方法,不属于体验派,也不属于方法派,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用方法派的原理构建意识世界,然后在意识世界里她再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