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便是在这种山雨欲来的平静中,日头熬到了偏西,伴着丧钟声响,宫中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百官入宫哭丧,太师宴正亲自宣读了陛下两封遗诏。

新帝登基继位理所当然,皇后成为皇太后也是规矩,临王再度摄政并不意外……但太后摄政与妃嫔不出家这二事,果不其然引起了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怀疑楚楚借先皇弥留之际蛊惑。

然有太师宴正与摄政王姜林作证,自陛下京郊重伤后,太后林楚楚未曾与陛下单独相处,自然谈不上妖言蛊惑;

有二品以上重臣及在京宗室亲王作证,也能证明先帝遗诏绝无造假。

再看余子书带着羽林军虎视眈眈,文武百官的反对声音到底消弭下去。

然而先帝遗诏这种事,倘若错过了最初的质疑时期,待得盖棺定论后,那就无论是谁也再无置喙的余地。

包括随后入京哭丧的大皇子豫王和二皇子齐王。

大行皇帝葬礼后,皇太子姜焱继位,改年号为建和,为先皇定谥号为孝景帝。

楚楚也终于走上了与位面意识交易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

当然,这个阶段才刚开始。

毕竟太后与摄政王共同摄政,与太后独揽大权、垂帘听政,这两者间区别还是挺大的。

纪灵是向着楚楚的,姜林也愿意护着凌楚楚,但在明面上、在国事上,皇太后与摄政王注定要在合作与斗争中反复拉扯。

关于怎么从共同摄政走到垂帘听政的,大约是历朝历代实际情况大不相同的缘故,剧情里只用了春秋笔法几句话带过,这使得从前好不容易走到太后这个位置的女主再行崩盘,但对楚楚来说却又是好事。

因为纪灵只用做好摄政王分内的事,不用因为剧情的安排刻意给她使绊子,这无异于让她在摄政初期的压力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