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主持人拿过奖杯,送到徐导的手里,采访说:“恭喜大明春秋剧组!徐导,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徐导垂头望着奖杯,沉默了半晌,拿过话筒,声音前所未有的哽咽:“这个奖……”

他鼻子一酸。这个奖,他等了快十年。

“谢谢各位。”徐导带着全剧组给观众们鞠躬,整理了下情绪,开口说,“感谢国剧大典给我们剧组这次机会,也感谢全剧组所有人的努力。”

副导手搭在徐导的肩上,拍了拍。

这一路,他看着剧组里的人来来去去,资方撤资,各路对家打压,徐导整个人都苍老了许多,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没怎么变过。

“另外,我想特别感谢两个人。首先感谢玉桥,我的老朋友这么支持我。”他望了眼身边的沈玉桥,两人相视笑了笑。

“我还要感谢剧组里最意外的惊喜。”徐导微笑,看向另一侧,脸庞俊美的青年。

徐导笑着拍了下谢明舟的背,少有的调笑道:“感谢这部剧,让我谢明舟这样的出色的演员,整个剧组没有他,绝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全场观众有些震惊地望向台上的挺拔的青年——能让导演说出这样话的人,一定不简单。

副导听着,眼泪猛打转,剧组内所有人都知道谢明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徐导看了眼台下的谢千山,这一切的开端,都源自于谢千山的推荐。

谢明舟望着眼前面容沧桑的徐导,眸光也有些触动——他当然知道,当时徐导抗了多大压力,才坚持将他留在剧组,让他有了出山的机会,他也定不辜负徐导的信任。

鲜花和掌声里,徐导转过身和两位主演紧紧拥抱,背后的大屏幕里也升起了两个闪着星光的大字——匠心。

也是他们击败声势浩大的《影王》剧组最大,也是最质朴的利器。

浮躁的圈子里,流水线一般的量产电视剧,这份古代文化里传承下来的品质已经渐渐流失,却又被他们搬回荧幕。

全场沉寂了片刻后,也跟着唏嘘起来,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