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沈相的史迹,我们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研究员神情严肃望着手里的资料,“明朝史官记录的正史,大都以皇帝的视角记录,沈相在明三代皇帝时期功高盖主,当时的史官并未详细记录他的生平。”
“沈相的大部分生平,记录到明帝那代几乎就断了。”另一位研究员蹙眉说道,“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古董,画作等来进行推测。”
也就是v博上推测出的“主流”观点。
谢明舟沉静听着,研究员说的不错,他们每一代皇帝都会让史官记录下对自己有利的史料,以便后世瞻仰。
但为了朝政管理,他们也定会把当朝臣子的生平记录在册,方便皇家后人查阅。
“谢总,您怎么看?”一位年轻研究员犹豫问谢千山。
倒是一旁沉默的谢明舟淡淡开口:“历代皇帝都会把当朝人员的生平记录在册,明王朝也不例外。”
“这个确实有记载。”研究员摸着下巴,思索说,“明朝的‘藏书阁’就是这个地方。”
“但是这地址除了皇家人,根本没人知道,早就失传了。”研究员补充说道,“我们也尝试找过,一无所获。”
“既然‘藏书阁’这么有名,我们不妨来推演一下。”谢明舟从容笑道,“古代皇帝选址,必定会看风水。明帝一代偏爱山水交界处,重要古迹都选在山水交界处的南边,距离皇陵不远的地方。所以可以沿着这条道往上勘查。”
研究员点了点头:“是的,之前考古院也知道这个规律,一路往南勘测,一无所获。”
谢明舟望着地图片刻,半晌轻笑了声:“历经百年了,黄河极有可能被改了道。”
地图上的路线,的确和他那时候大相径庭。
话音刚落,全会议室的研究员一脸震惊,他们的确没想到这一层。
谢明舟长指握笔,利落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这个山间的沟,又深又宽,极像有河流经过。而沟的南侧,依山傍水,风水极佳,的确为选址的好地方。”
他没记错的话,这座山丘正是影视城的后山。
边听,研究员们在电脑里翻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