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就给他来个秤砣下肚,十分顽固;铁板钉钉,绝不答应。我就跟我的父母说,媳妇儿的事儿啊,除非远在天边萍水相逢,除非近在咫尺一见钟情,剩下,一概不行——你再笑,再笑我不给你往下讲了!”
“我也没笑哇!”彩铃明明笑了还争辩。
“笑就笑了呗,还不承认——其实我不在乎你笑,越笑越是对我这个人魅力的承认。”马强自我陶醉。
“不用承认,你是挺有魅力的。”彩铃是真心评价。
“别人也都这么说,我自己也从不客气。我可不是平白瞎说的,我可是「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的。”
马强接下来,就讲了与美仑美奂那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在东北,有一个口头民俗,就是每当有鱼上桌,就会有人兴高采烈地张罗着喊“鱼头鱼尾干一杯吧!”
于是,无论鱼头鱼尾朝向谁,男女也好,老少也好,不计熟识陌生,甭管胖瘦大小,少论高低贵贱,别提恩怨情仇,甚至忽略翁媳婆婿禁忌也要干上这一杯。
据说这就是缘分。
你想啊,一条鱼只有一个鱼头一个鱼尾,而酒席上一桌子少说七八个,多则一二十个人,怎么上来的鱼,鱼头鱼尾就单单朝向你们两个呢?不是有缘是什么!
而且“无鱼不成席”的风俗更是让“鱼头鱼尾干一杯”的情景几乎在每一个酒桌上都重演或再现。
有时候喝酒的两个人,就是为给大家凑个热闹,图个喜兴,喝了也就喝了,过后没什么记忆,没什么牵挂,没什么延伸,没什么后话——水漂儿一样,石沉大海;零钱儿一样,随意抛洒。
当然也有时候喝了酒的人可就起了头儿,开了始,接了捻儿,无休止。
酒桌上就眉来眼去有了感觉,散席后多握一会儿手,多说几句话还是轻的;留下手机号码,记住qq联络算是中的,高级表现是直接就去附近的茶楼喝茶,谈新叙旧,聊今说后,缔约友情,合计生意,不亦乐乎。
而顶级的或者说是超常的干脆说是出格越轨的,当然是依依不舍于分手,流连忘返于再见;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海誓山盟不够,一夜风流嫌短——于是,那条鱼的鱼头鱼尾,那杯口头民俗的酒,就演义出了一场场姐弟恋、师生恋、黄昏恋,或者婚外恋、同性恋甚至生死恋。
也许许多人都吃过“鱼头鱼尾干一杯”的亏,上过“鱼头鱼尾干一杯”的当,或是受过“鱼头鱼尾干一杯”的益,结过“鱼头鱼尾干一杯”的缘,所以更多的人在赶上“鱼头鱼尾干一杯”的时候,常常说“啥也别说了——都在酒里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