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生生缘 玉骨钢心 1520 字 2022-10-04

谢谢您在订阅十色!

这个也爱,那个也爱

如果说童建国是青年点儿的“秀才”,那么周卫国应该算是青年点儿的“师傅”了。

说他是“师傅”,是因为他什么都会。当然他会的不是童建国的琴棋书画,而是生活中能够用得着的生活技能。这家伙简直就是个万能手,什么铁匠、木匠、瓦匠、皮匠、石匠等等,他样样都拿得起来放得下;另外像什么编筐织篓、修理钟表、缝纫裁剪甚至连打毛衣、钩刺绣他都超过了女人的手艺。可想而知他在青年点儿受欢迎的程度。

青年点儿的镰刀、镐头、锄头等农具坏了,周卫国支个炉子,烧巴烧巴,打巴打巴,再一淬火,不但恢复了原样,还焕然一新。有一年青年点儿遭了大风袭击,猪栏牛舍马厩都被摧毁了,周卫国拿起瓦刀抹子,要了几个帮手,十几天的工夫就都给恢复好了,而且墙比从前直了,光溜了。

后来有老乡家盖房子都把他请去当大工。他砌墙,连线都不用打就给你砌的棱角分明,竖直横平。等到公社修梯田、建水坝,他就更是难得的土工程师了,指手画脚的,没有他做不到完不成的。

等到了冬天,农闲了,无所事事了,他又成了石匠,他就领着几个知青到山里去打石头,青年点儿餐厅的石桌石凳都是他的手艺,就连本公社和另外一个公社的界碑都是他给镌刻出来的。他还打出一批石板,把青年点儿的院子给铺得平平整整光光溜溜;后来公社书记家,大队书记家,小队书记家的院子也都铺上了他领着知青打出来的石板。

周卫国对硬的东西驾轻就熟,对软的东西也得心应手。一块木头到了他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你想要的物件,要是一堆木头到了他的手里,那就会变成一个炕琴柜、高低柜、大衣柜、碗架柜,或是饭桌、办公桌、八仙桌,而且他打出的东西总是严实合缝,结实耐用,美观实用,绝不糊弄。

无论是知青结婚还是当地的谁办喜事,都事先请他去给打上十样八样的家具,搓上色儿,刷上油儿,然后漂漂亮亮地摆进新房。在人家的婚礼上,他总是被当成贵客佳宾,因为除了打那些家具的时候,吃人家几顿饭,他从来都是分文不取。

周卫国除了铁匠活儿,瓦匠活儿和木匠活儿干的好,还是编筐织篓的高手,树条藤条荆条一到了他的手里,就像变成了面条,他怎么摆弄怎么是,想编出个什么来就编出个什么来;像什么圆筐、腰筐、土篮子,笸箩、囤子、栅栏子,他都编得出来,而且美观大方,结实耐用。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在春天用柳条儿编的捞饭用的笊篱,几乎风靡了青年点儿周边十几里的家家户户,有的人家居然有两三把,为的是送给远来的亲戚。

周卫国对软的东西的驾御还体现在他对皮子的应用上。一块皮子到了他的手上,不是变成了一条一甩就“啪啪”作响的鞭子,就是变成了一条扎在知青腰间的皮带。开始的时候他只给男知青做皮带,后来那个胆大的女知青知道了,就来求他,也给自己做一条;周卫国就说,行,你弄皮子来吧,弄来皮子我就给你做。

那个胆大的女知青不知从哪就弄到了一块皮子,给了周卫国,周卫国就给她做了一条女式的细腰带,那个胆大的女知青乐得不知到怎么感激他好。周卫国就说:“你不用谢我了,做完你的皮带还剩了一块儿,你就送给我,我要给我妹妹做一条,也就算你谢我了行不?”

那个胆大的女知青就说:“行吗,你不觉得太吃亏了吗!”

周卫国就说:“都是革命战友,什么吃亏占便宜的。”

其实周卫国心里正在暗自高兴,因为他正愁没有齐抗美的生日礼物呢,他就用省下来的那块皮子给齐抗美做了一条更精制的腰带在齐抗美生日那天送给了她。

齐抗美接过腰带就扎在了腰上,可是扎到最里边一个扣眼儿了,还是松得很。周卫国就红着脸抱歉地说:“也不知道你的腰有多细呀,我是按我的腰的三分之二给你做的,现在看,要是按二分之一来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