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三十年》涌起了无数读者对未来的畅想,尚海文学社也遇到了建刊以来最为活跃的读者来信。
来信无一例外,都是浅谈自己对三十年后祖国的畅想的。
言语或是稚嫩,或是深刻,或是现实,但每一封都是真情实感。
师景同看完了那些不同年龄段读者的来信后,最后又叫了社里所有人开会讨论,最后决定选择一些不同年龄的读者来信,刊登到下一期的《故事会》上。
这一个决定,在后来也导致了《故事会》一九七六年的九月刊,成了不少人家的收藏品。
这是人们第一次在报刊之上,不谈其他,只谈自己想象中的祖国的未来。三十年后,只看当年自己的愿望,是否真的成真了。
临近八月底,黎漫漫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尚海的来信。
厚厚的一大包。
刚打开,里头就哗啦啦掉出来好多的信封。
她随便捡起来其中一封,就见信封上的寄件人写着一个陌生的名字,收件人则是尚海文学社。
她隐约猜到了这些都是什么信了,但又有些不敢置信。
慌忙打开看完信上的内容后,她才真的信了。
这些居然都是读者们的来信。
黎漫漫就这么坐在床头上把那些信封一一打开看完,又小心地放回去,看完最后一封后,她坐着发呆了好半晌。
心里感动的同时,又忍不住心生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