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朝闻道忍不住点头。

萧倚鹤推开扇骨,款款地摇着:“老茶馆汇聚人生百态,说书人口中无风不来。这《劝学记》更是开场白便说了——‘此事不在湖海三千里,非也江南十六州,正是小小奉宁百年事,不近不远北十沟’!”

这“北十沟”,意思就是距奉宁往北有十多个山沟沟的地方,但说书戏本之中向来都有虚指,实际上根本不会那么远。何况城里的脚商们说,奉宁西北东北方向的深山里都有村落,只是大多是自给自足,并不怎么与外界通商,他们要找的村落应当就在其中。虽然具体在哪个方位他也还不确定,不过只要他们三人御剑而起,向深山之中仔细探查,总能发现端倪。

至于为什么是三个,当然是萧倚鹤“不会”御剑啦!

当时茶楼里这两个小的根本就没注意文词里都讲了什么,这会儿倒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这竹扇一打,比起说书的气质,更像浑身上下冒着一股纨绔子弟气息。

萧倚鹤继续道:“《劝学记》既是奉宁旧谈,那这沈生劝学而亡、尔后村中连中十八个状元的奇事,各位……对号入座一下呢?”

朝闻道正低头想了想,恍然大悟,只有南荣恪拧着眉头不知所云。

薛玄微也道:“登科及第锦绣生。”

正是及第村。

萧倚鹤瞥了薛宗主一眼,难得没有与他抬杠,但压他衣袖的肘却是不愿意抬起来。他端起茶润了两口嗓子,说道:“《劝学记》这一出在奉宁城许多人都听过,不过我打听到,这本子是近些日子才在奉宁传开的,据说一开始是位背剑佩扇的黛衣书生在街边传唱。后来这本子火了,家家茶楼都会讲,那之后书生便不见了。”

南荣恪不可置信道:“这本子也能火?”

萧倚鹤嗤笑:“你问我我问——”

他突然不说话了。

朝闻道见他死死盯着窗外某处,神色凝重,不禁也转了转头:“怎么了?”

“——黛衣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