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对他的处境可谓感同身受,索性邀他到家里住。
戚余臣情绪淡,性子稳,成绩好又讲礼貌,也是命不好的孩子。老人家看着心疼,相处时间长了,渐渐当做第二个孙子来养。凡有好吃的好喝的,只要有刘东一份,必然也有戚余臣一份。
那段日子在校有刘东,越长大,脾气越发地火爆起来。靠着一股光脚不怕穿鞋的狂劲儿,就连陈淡在他面前都讨不了好,没法越过他去欺负戚余臣;
在家有刘奶奶照应。
那是一个最经典的奶奶,花钱节俭,相信轮回报应。平日里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念,旧盒子破袋子样样舍不得丢。关键时候又比谁都护短,比谁都豁得出去。
大约是戚余臣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不过好景不长,高三那年,刘东早恋了。
似乎有一条不成形的规律:孩子如果不成为爸妈,则多半成为与爸妈完全相反的人。刘东正是后者。
来自单亲家庭的他,极度厌恶父母对爱情、婚姻以及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引以为戒。从小到大一直告诉自己要成为坚定负责的真男人,谁料过犹不及,他的存在,意外诠释了某个数年后才诞生的词:——恋爱脑。
刘东喜欢上一个叛逆大胆的女孩。
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三天两头缺课逃学。老师同学们提起她的名字,通常嫌弃的道一声,女混混。唯独刘东知道,她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生在留守家庭。
刘东原本就喜欢她,因为这一层关系,更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