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夜里,戚余臣静静站在门的另一边,几度想要张口,又不知该说什么,能说什么。
他无话可说。
后来,初中老师也沉着脸训斥:“是,你家里是有些难,但是那又怎么样?你能好端端地站在我面前,你有机会上学,老师还愿意关心你,难道不知道光这几点天底下就有多少人羡慕你吗?”
“做人不要太贪心好吗,所有人的生活都不完美,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很艰难,不要搞得好像所有人都欠你一样!”
“你是男孩又不是女孩子,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
“为什么不把经历过的痛苦化作动力?”
“为什么不能积极一点,乐观开朗一点,多交一些朋友,不要辜负你父母的期望好好地活下去??”
为什么,他们都问他为什么。
他也想问。
人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努力?为什么必须跟所有人一样,为什么一定要讨人喜欢?
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吃饭,为什么睡觉?
为什么一定要积极,热情,善良?
为什么不可以消极,被动,自私冷漠甚至邪恶?
为什么人类要发明那么多虚拟概念。
金钱,正义,法律,条条框框,犹如枷锁捆绑。
为什么不断地逼迫他?
如果做人注定不可以太贪心,他就什么都不要,只要他的小猫,他的眠眠,为什么还要伤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