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之后,这一周韩靖兴收到了十五篇稿件,简直令人震惊。

韩靖兴把这事儿在群里和其他人一聊,大家都说他做得好,《新星报》的意义就是让同学们感受最真诚的情感,而不是被那些胡编乱造的文章所蛊惑。

地震是民族的哀痛,他们的同学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哀悼。

因此,后面几期报纸的征文变成了西南地震专区,让大家分享各种令人感动的瞬间,得到了大家的集体共鸣。

在这个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时刻,同学们也不会觉得报纸上面的其他红文尴尬虚假,反而看的让人不禁掉眼泪。

以前他们不爱看《新星报》是因为太红太专,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样的理想,所以也就不感兴趣。

但这次的灾难中,人民群众都看到了这份理想,天灾之下,理想照耀华国。

所以……《新星报》一下子就火了,不仅是班上的同学踊跃借阅,其他班的同学也来借,到后来,其他年级的学生也跑来借报纸。

同学们的热情简直令人招架不住,但这也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这个年代根本就不流行这种类型的报刊杂志,《新星报》在同学中竟然找不到代餐。

没有代餐,唯一的欣慰就是,报纸已经出版了很多期,可以一期一期地补。

韩靖兴从头疼报纸没人看,到头疼报纸印的不够,反正都是头疼,但一个却是甜蜜的负担。

《新星报》一路加印,印到后来,甚至有同学想要掏钱把报纸买回家去。

“我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跟爸妈说起过报纸的事,他们都很感兴趣,也想看看,非让我带回去不可。老韩,你要不卖给我,回家我要挨拖鞋了。”

韩靖兴:???

“韩靖兴同学,我爸妈也想看,我也想买!我还想买以前的报纸,听说班上都没有的,你能不能搞点过来?”

“我也是!让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