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源一脸坦荡。

江浸月心下打鼓,站起身装了一碗青菜面疙瘩汤,挡住了梅大人的视线。

梅大人微微笑。

“淮中有位举人,姓王,名文仲,多年前曾与在下同在翰林学院学修,算是同窗,不过后来王兄调任回淮中,不知花公子可有耳闻?”

“在下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是王文仲先生的故人。”

离源站了起来,举着袖子对着梅大人拱手作揖。

江浸月一愣,连忙放下了勺子,坐回了位置上。

梅大人也是一愣,微微眯着眼看着离源。

“花公子识得王兄?”

“在下如今在淮中青山书院就读,王文仲先生乃是青山书院首席先生,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在下很是钦佩向往,日后若是考取功名,必定也要做王文仲先生如是人。”

离源那小表情坦荡的很,眼神真挚坚定,要不是江浸月知道其中弯绕,指不定真的要被离源糊弄了过去。

再看梅大人,江浸月咬着筷子,心里咯噔了一下。

梅大人坐在凳子上,神色一闪。

还没等梅大人说话,离源突然又说道,“不过,王文仲先生如今已有八十高龄,学生听闻,先生是五十多年前就回的淮中创办青山书院,梅大人看着不过四十模样,竟然有幸与王文仲先生做过同窗,学生又是羡慕又是钦佩。”

“”

江浸月一口面疙瘩差点噎住,憋气顺了好一会才咽了下去,想笑又觉得这个气氛不合适。

看样子,梅大人吹牛吹劈叉了

梅大人眨眨眼,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一声,虚虚的说道,“王兄,是当年办了青山书院之后去翰林学院再授课的时候我们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