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少年那恣意无拘的笑容,没来由的,唐婧倒有些歆羡了。
好些年前,还随父兄远居在边境之时,她也是曾持剑纵马,快意江湖,逍遥得像个小神仙的。
唐婧想着想着,忽然感怀地笑了,仿若做了一个遥不可及地美梦。
也罢,算她今日心情好,便做回善事吧。
她一举跃上树梢,取下了鞠球,将其好好的放在了墙根之下。
日影西斜,斗巧大会很快便拉开了帷幕。各家小姐齐聚一台,端坐于各自的方桌之前,别是一派秀雅之姿。
王公子弟同亲眷侍从们,或坐或站,拥于高楼之上,亦是热闹非凡。
柳若楠也在王氏的搀扶下拖着虚弱的身子赶来了,虽说无法参加艺试,但凑个热闹,拜拜织女娘娘也是极好的,不然岂非遂了奸人的歹意?
人人面上皆洋溢着喜气,锣鼓一敲,比试正式开始了。
各家小姐们依次献艺,琴棋书画,歌舞诗赋,层出不穷。
之中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尤其是中书令的孙女郑小姐,一曲《平沙落雁》空阔辽远,惊艳四座,连薛长策都不禁为这个素无往来的表妹妹拍手称赞。
不过,有表现得精彩绝伦的,自然亦有表现得一塌糊涂的。比如薄彩莹,献舞一曲,却连鼓点也没踩准,还险些扭了脚踝,实在贻笑大方。
而唐婧,弹的一曲《将军令》,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甚至还多次出错,有郑小姐珠玉在前,直接便相形见绌了。
薛长策但笑不语,只觉得她这笨拙的抚琴手法,与平日那得理不饶人模样还真是天差地别。
月出东山上,灯影照河堤,世家小姐们对月引线,穿九孔金针,按惯例,用时最快者可谓“得巧”。
薄彩莹恨不得削尖了眼睛钻到针孔里,一番较量下,倒是让她抢先得了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