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禹皇:“让赵士德暂时作为闻州主将,到时候后面打下来的城池,数着数量都交给赵士德。”

折青就走过去看地图,“如今,鲁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城池被我们打下来了,还有三个州,三十一城,让沈柳过了年,就开始往鲁国那边去吧。”

对于鲁国,其实他们一开始就走的不是战争路线。因为和平演变的希望实在是太大了。

鲁国内部的权利争夺和禹国对鲁国流民的接纳,让鲁国百姓如今对禹国军队也彻底接纳。如若不然,也不会出现这种三城投降而无事发生的景象。

翻遍历史上的题材,也没有禹国和鲁国这般的吞食城池过程,所以折青知道,这事情传到其他国家时,怕是会引起其他五国的震惊。

她就站起来,抱着折子要走,“其他四国还算了,恐怕楚国对我们恐惧更深,打下鲁国之后,怕是楚鲁边境线要变成一道天河了。”

楚国的流民过不来,禹国的商人应该也过不去了。好在现在走水路倒是更加的便利,绕过楚国,跟其他国家来往一点儿也不耽误。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的政令如何,从来都不是商路停止的阻碍。商人们为了商路,迟早会不用她管,也找出一条可以行的通的路来。

楚皇么……如今真是飘了。也不知道楚天齐跟楚皇怎么样了。

她临走前跟禹皇道:“去年楚天齐在京都的时候,便已经不受到楚皇的信任,如今,怕是更甚了。想来,不久之后,咱们便能听见楚国战乱的消息。”

……

“我不能这么做。”楚天齐拒绝心腹支持他扶持别人篡位的想法,“如今楚国刚安定下来,若是我们扶持他人揭竿起义,岂不是要楚国百姓再次受到战乱之苦?”

他虽然是个谋士,但也算是个体惜百姓之人,但就是开口百姓闭口百姓,让楚皇对他心生芥蒂。

之前,楚皇最喜欢楚天齐的一张利嘴和心中的谋略,他曾经给自己解决过两次危机,后来后楚建立,楚天齐也算是殚精竭虑,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在朝臣之中的名声很好。

他声名鹊起,楚皇的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因为他总听见有人说:若不是楚天齐,他赵田都不能成功拿下皇位,就算拿下来了,也保不住,早就被秦国和鲁国夺去了江山。

这种话,听一遍,他觉得无稽之谈,将说这话的人拉下去杀了,但是听两遍,便会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人在挑拨他和楚天齐的关系,于是又杀了一批,等到第三遍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在嘀咕了:怎么都杀不绝呢?难道大部分人是这般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