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齐这时候还没离开京都,对于禹皇和皇太女在人贩子和鸦片商身上做的事情,深觉赞同。
然后叹息着离开京都。一路东行,开始回国了。
来时还算暖和,回时寒冰冷澈。他坐在马车上,看见前面的人好像在衡量什么东西,心腹道:“好像在说要搞什么公共马车和牛车,以后庶民们出行,便便利多了。”
“听闻会分好几个站点,只要在那里等着,就可以上马车下马车,每一个站点的银钱都是不一样的,远的就贵一点,近的就便宜点,但是总的来说,比租马车好多了。”
这就实实在在的是件好事情。
“庶民一般不会专门养马车,要是出行,确实不便利。有了公共马车,便可以在固定的时间等在公交站牌。”
楚天齐:“这又是他们的皇太女殿下想出来的吗?”
心腹点头,“京郊城外不是拆迁了吗?拆迁出了地方,索性就规划了一条路。”
楚天齐:“很好——若是楚国能学了去……”
心腹就看了看楚天齐,小声道:“小的去听茶馆听人说过,说是还在试营业,行不行还不知道呢,而且,这是禹国皇太女自己掏的腰包,没从国库里拿。”
楚天齐就看了一眼心腹,知道他如今也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了:禹国的路,不是谁看了就能走的。
他最近还学习到了一个词汇:国情。
禹国皇太女在书中每次都会提到:根据禹国国情——
楚天齐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禹国的国情,禹国皇太女是找到了正确的路,那楚国的国情呢?
然后,他又想起了一个令他烦忧不已的问题:他就算学得再多,楚皇肯听他的吗?
就这么一个问题,他都忍不住烦忧,最后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直接取而代之呢?
如今天下乱相已起,这天下,当有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