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芫:“我还能开什么店?肯定是做吃的呀,没事净折腾。”
米卫国:“非也非也,这开店是做吃的没错。但是选在哪儿?什么时候?什么口味类型?这里面学问可多着呢,正好昨天见了我们班导一面,他跟我讲我们这学期的课题应该就是相关的项目。
所以我做这个,可不光是瞎折腾,是借媳妇儿您的贵手,完成作业呢!你就帮帮我,好不?”
苏芫:“……那你也不应该在饭点把人支出去,况且你的课题为啥不自己做,还支个孩子去跑腿。”
米卫国听了,嘿嘿直笑,却不做任何辩解。
苏芫心里一阵奇怪,可是还没来得及问,就听门口一动,冯秀萍跟米满仓两人逛完回来了,两人一人手里还拎了一大堆东西,全都是些衣服布料之类的东西。
苏芫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勾过去了,“爸,妈,你们买这些干啥?”
冯秀萍:“不是买的,是那边有个成衣店,他们雇人做零工,缝些衣服扣子啥的,按件给钱,我拿回来做工的。”
苏芫一顿,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无论在哪里,老太太总能第一时间找到挣钱的法子。
“妈你真厉害。”
这一声夸奖真心实意,顿时听得老太太心花怒放,面上却是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嗐,老喽,要是以前,我怎么会看上这些活计?”
确实,老太太喜动不喜静,能站着绝不坐着。这些针线活是她最烦的,往常在家里通常都是往几个儿媳妇手里一丢了事。
但是现在在京市,老太太擅长的打猎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便也只能用这些活计来挣挣钱了。
苏芫心里一软,走过去扶住婆婆的手臂:“辛苦您了,让您来这京市跟我吃苦。要是不喜欢,咱就别做,反正我跟卫国每个月的津贴应当也够我们家用的了,到时我再开个小店,您就可以忙活店铺。”
“那不行!”
冯秀萍眼睛一横,“这京市可不比大山村,大山村吃的用的咱好歹还能从地里刨一些出来,可在这里,就是一片菜叶子都要钱,不行不行,哪能啥也不干?”
说完,她又抖开另外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全是各类蔬菜瓜果种子:“这些是我叫老头子在市场淘的,都是些适合院子里种的小作物,赶明儿我们在那边空地种上,这边已经有了的种类我就没买,另外买了些别的种类,种在这些边边角角。平时活动筋骨的同时,也能给咱添口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