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氏影业和众多音乐人的发声并未将舆论的战火浇灭,只是把一面倒的言论划分成两方,两方都自诩正确。

秦屿:“你看看该怎么处理。”

他?将公关部连夜制定的危机应对方案书递给俞九如。几套方案的核心都是以转移公众视线为主,借此给舆论平息的时间,关键在于用什么转移。

五本方案中,三?本提到?购买并放出其他?明星黑料当挡箭牌,一本建议提前对春节档上映的电影进行?宣传。

俞九如微微皱眉,将前四本合上后放到?一旁,拿起最后一本。

秦屿见状并不意外,自家老板不是个喜欢拿别人当挡箭牌的性格,现在也并非宣传新电影的最好时机。

比起前四本装订精美方案书,最后那本像是临时赶工的作品,订书针都歪歪扭扭,纸张也还带着温度。

俞九如看过?后有些意外。

方案可以用大胆两字形容。

它提出以陶澄为契机,改变艺人和粉丝的相处模式。现如今艺人将精力放在塑造和经营人设上,等粉丝基础牢固后大肆收割粉丝经济。经纪公司甚至针对不同的粉丝量身制定收割策略。

唯粉的钱怎么赚?

妈妈粉的钱怎么赚?

女?友粉的钱该怎么赚?

事业粉的钱又该怎么赚?

粉丝们的关注点也偏离轨道?,对作品的重视度与日俱减,而没有根据的盲目夸奖也让艺人的路越走越偏。

原来不用好好拍戏,就会?有粉丝为我充钱;原来决定我身价的并不是作品质量,而是有多少粉丝愿意在我身上花钱;原来我在圈内的地位不是看我自身能力强弱,而是根据流量多少。

粉丝与艺人以及公司间扭曲的关系链渐渐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