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非亲非故,为什么徐四对肖鹤云这么照顾,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所说的投缘?
老王不信,世界怎么会有如此荒诞离奇的理由?
相较于徐四所说的投缘,老王更倾向于对方听到了相关的利好消息,肖鹤云不过是扔出来的一个借口,一个让两人逐渐认识,甚至成为朋友的理由。
所以老王之前才会感慨这年轻人运气真好,他在无意间成为了自己和徐总关系的纽带。
当然,这里面也有巧合的成分在里面。
谁也不会想到徐四的车子会突然熄火,更不会想到他随意上了一辆公交车,里面居然有炸弹。
而且在三天后,一次随意的饭局。
本不应该有所接触的两个阶级的人,居然再次有了接触。
只能说命运有时候真奇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老王甚至认为这是三流编剧写的垃圾剧本,但事实真的如此?眼前发生的这些真的只是一场巧合?
鲁·不确定·纳久斯塔·迅曾经说过——一切的巧合,都是精心安排的结果。
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巧合发生,其实早在四十五号公交车炸弹案发生之前,准确的说是在徐四接到陈长青的电话后,一个庞大的计划便开始了。
一个完美的计划,就好像一个精彩的剧本。
首先要准备的不是精彩的剧情,而是构架故事发生的前提,要让故事引导你前进,而不是让你拖着故事走。
想要让这个计划进行下去,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让徐四合情合理的出现在嘉林。
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一个不了解的陌生城市,对方的出现一定有某种原因,而徐四来嘉林这座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现就读于嘉林大学的大学生——李诗情!
这是一切的开始,也是整个计划的核心。
但别忘了这是一个复杂的庞大计划,徐四不能如此直白的表露出自己的真实目的,他需要在此基础上做一点点掩护。
所以他不能主动来嘉林,而应该由一个人邀请,而这个人还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并且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邀请徐四来这座城市。
只有这样,徐四才能完美的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而想要真正理解这一切,还需要在一切开始的节点,也就是四十五号公交车炸弹案发生的这一天,继续往前推三个月的时间。
当前徐四身上有两个职位,一个是哪都通公司的华北大区负责人,另一个是百乐集团的华东大区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