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八大寺庙之首

“师兄,那位白猿大士已是油尽灯枯,但却迟迟不来,你怎么能坐得住?”

峨眉山自古便有关于猴子的传说。

比如高僧茂真和尚和药仙孙思邈,两人相约下棋,便全靠一只青猴传书捎信,还有一个传闻是有一只毛发雪白的猴子,将大蟠桃送给了两个路人。

两个路人吃完之后,竟然直接飞升而去。

青猴的传闻,两人无法确定。

但筋肉高僧口中的这位白猿大士却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一位修炼有成的白猿,天资聪颖,也不知道被哪位大师点拨,拥有大宗师巅峰的实力,并且活了四百多年。

不过以上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蟠桃是真的!

白猿是异数,除了他,没人知道这颗蟠桃树在什么地方。

峨眉山虽然有众多猴子猴孙,但四百多年却再也没能出现另一位白猿大士。

白猿死后,他的这些猴子猴孙,肯定守不住这颗蟠桃树,以他的聪慧也一定明白对于猴子猴孙而言,这颗蟠桃树是祸非福,筋肉高僧焦急的便是这一点。

如果白猿大士还不来,这颗蟠桃宝树岂不是要丢了?

只是对于身后师弟的急躁不安,老和尚神色平静,他只是澹然的问了一句:

“你可知这金顶的由来?”

筋肉高僧点点头,从小住在寺庙,对于这些经史子集的记载自然是熟络于心:

“最早由东汉时的僧人创建普光殿,唐宋时改为光相寺。后明洪武时期,宝昙和尚重修。之所以被称之为金顶金殿,则是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

老和尚点点头,抬头看着眼前这尊普贤菩萨神像,缓缓说道:“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广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门窗四壁全为掺金的青铜铸造。”

筋肉高僧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感慨:

“妙峰禅师不愧是领悟了大五明之一的高僧。”

古代的僧人可没那么简单,也不单纯只是吃斋念佛。

如果只是这样?

历朝历代的大老也不会想要用佛门来对抗道门,然后又用儒家来攻击这这两派,甚至将这个中原变成一锅粥,事实上佛教是一门很杂的学术。

以大五明,小五明举例。

大五明是指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

小五明是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

筋肉高僧口中的妙峰禅师,便是一位领悟了大五明之一工巧明的高僧。

在妙峰禅师明悟大五明之一后,先是在芦芽山修建华严寺,后又在山顶修建了一座七层铁塔。

时称“中条第一禅林”的万固寺当年要重修,主持这一切的人便是这位妙峰禅师,而后宣化府要建黄河大桥,这个工程颇有些难度,水阔沙深。

妙峰禅师亲自测量设计,最后建了一座二十三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