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谢安抬起头来,轻轻唤了一声。她想了好久,才温声道,“前几日谢瑜回来站在屋子门口,是我让人带她回去的。我看得出她哭过,问了问才知道是崔白又纳了一房妾室有了身子才闹出来的事。此前孙女也差点嫁给了崔家,知道他的为人,所以才在几个月前退了婚。谢瑜虽然年岁还小,但嫁了人就不能再后悔了,以后的路都要靠她自己走。”
“若是为了嫁高门,做正室,与其让别的女子羡慕,孙女觉得不如嫁一个待自己好,我也会待他好,彼此都相知相熟的人。”谢安轻声道,“女子的婚事是一辈子的托付,应该要好好抉择。”
“怀柔他待我很好。”谢安微微顿了顿,“我既答应了他,就不应该去骗他。”
“那大姑娘难道不打算嫁人了吗?”许久,老夫人才望着她问道,“光是他与我们家的关系,不可能与大姑娘成婚。”
“还有大姑娘还记得他当年进府里来时候的模样吗?老夫人忽然问道,”他身上穿的不是破衣破袄,衣料也是上乘的。大姑娘就算要真的要这样继续下去,也应该去弄明白他的出身。”
“婚事是人生大事,大姑娘要考虑清楚才是。”老夫人松开了握住谢安的手,靠回到软塌上去。
谢安从地上起来,她的双膝跪得有些麻。
她给老夫人盖好了被角,才从缀锦斋里出去。
屋外阳光正好,只是略微有些刺目。
谢安看着元宵时悬在屋角上还没摘下来的灯笼,许久,才轻轻叹出口气来。
虽然刚刚在屋里她是那样说的。但她也同为女子,怎么又会不担心自己的婚事呢?
距离上次谢瑜因为春杏的事情而跑回娘家去,已经有好几日了。
上回是因为谢安硬生生地骂了他一顿,崔白才忍住火气,勉强像谢瑜说了自己的难处,又好声劝了一会儿,才把人从谢府里带了回来。
从谢府回来后的几天,崔白忍着想去看有了身子春杏的念头,一直都留宿在谢瑜房里,除了几次他偷偷让人去偏房看看春杏带信回来,其余时间都陪在谢瑜身边。
直到今日才借着外出的借口来了春杏房里。
崔白进去的时候,春杏正靠在窗子边的软塌上织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