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与四皇子的对抗,一开始便在军饷之上。
四皇子欲削军饷,以减田赋盐课,给民休养生息。
而太上皇却另辟蹊路。
他不仅不削饷,还将目光放在了…
“因军弱而坐大的,武林门派上。”郑三琯轻声说,“…于是才有了武林大会上的十一皇子李承衍。”
程云点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十年四皇子把控朝政,宫变当夜,守宫城的禁军却还是保皇死守,直至最终因火铳太强而败退,亦是突围出了京师投奔十一皇子李承衍。”
禁军宁死不投靠四皇子,是因为过去十年一直死守军饷,让禁卫吃得上饭的人,是老皇帝。
而削弱军饷,在文臣心中千古名君的,却是四皇子。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若是这样说来…
三琯抬起眼眸:“…若是邯郸城被困,仅论军心,四皇子怕是守不住?”
一心想 着削饷的四皇子,如今却要求麾下军兵在生死关头为自己卖命?如何做到?
老皇帝的旧五军营、江湖门派投靠的新势力,通通都在李承衍的手上。
程云叹息:“所以最佳的方式,就是…以火铳之力,破李承衍围困之局。以免四皇子军中沦落到须得死守以拼人心的境地。”
只有绝对精进的武器,才能让四皇子逆势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