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绝后?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2086 字 2022-10-03

张皇后问道:“听说延龄已经多番上奏,说是要回京师来,陛下可有同意他回来?”

朱祐樘不知该如何回答。

在朱祐樘看来,难得小舅子在治军上有一定的成绩,还是不要随便就召回来,之前在朝堂上问询,也更多是试探文臣的态度。

“陛下,您不是想让他……在西北过一个寒冬吧?他自幼身子骨就不是很结实,一到冬天就生病。”张皇后不停絮叨。

朱祐樘点头道:“其实朕也想让他早点回来,但总是觉得,西北也不能就这么突然换人,还不知让谁去接替他。”

张皇后道:“以往西北没个主事之人,不也没出大事?或者陛下您看朝中有什么合适的人,直接给换了,延龄回京师,守在母亲的身边,母亲才能放心……”

为了表明张延龄回京师的必要性,张皇后把自己的母亲也搬出来。

“嗯。”

朱祐樘点点头。

“陛下,之前跟您说的,跟李阁老女儿的婚事?”张皇后继续追问。

朱祐樘道:“朕亲自跟他说过,还让礼部的徐尚书去说过,李先生都不为所动,看来真的是太勉强他,朕都不想再把此婚事说下去。”

张皇后生气道:“又没说让李阁老把女儿送到宫里,让其嫁给延龄,还是做正室,这都算是亏待?他就没把我张氏一门放在眼里,以往朝中有人参劾我张氏一门时,他也一直都在推波助澜……”

李东阳没同意联姻,张皇后准备翻旧账。

“皇后不要动怒,回头朕再跟李先生说说此事,实在不行……换了别家也成。”

“那若是别家也不同意,延龄就只能娶小门小户的正房回来?”

“这……”

朱祐樘发现自己真是局促,突然好像理解了儿子为何不想来被他考校,自己面对妻子时,也就是相似的窘迫。

“若是他再不同意的话,陛下不妨就多让几个人入阁,分薄他们的权力,让他们知道后果……”

“皇后你别多心,朝中事不是这么来的,朕会酌情跟他商议的,朕也不希望朝中因此出什么乱子,相信李先生也是通情达理之人。”

尽管内宫不能干政,但张皇后可不管这些。

你看不起我张家,我还能让你有好日子过?

反正我们张家在你们文官眼里就是祸患,那还装什么?直接摊牌就是!

……

……

朱祐樘第二天,在朝议结束之后,还是将李东阳叫到乾清宫。

算是第二次跟李东阳谈及张李两家联姻之事。

“李先生,朕之前跟你说的事,你可有考虑清楚?朕觉得,让令千金嫁到张家,是对朝中稳定最好的选择,朕除了会对先生多加倚重之外,还会给你们两家多赐庄园田地,令郎也会补为中书舍人……”

朱祐樘为了让李东阳就范,也是下血本了。

这也是为令妻子满意,当丈夫的,若是妻子连求个联姻之事都不能完成,岂不是很没面子?

因为这件事,昨夜都被妻子给冷落。

李东阳道:“陛下,小女实在年幼,不能过早出嫁,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祐樘道:“朕也没有成命,只是跟先生商议,先生这又是何必呢?难道文臣跟外戚之间的矛盾,就一定是不可调和的,以后延龄在朝中,也非要继续与你们水火不容?”

皇帝把问题上升了一个层面。

说得好像,你不答应,那就是文官不想放过张延龄,是有心造成大明朝廷的动荡。

即便李东阳知道继续坚持不嫁,会引起皇帝的不满,但他还是很坚持。

女儿就这一个,为了让女儿幸福,做父亲的就算是打死也不能松口,想让张延龄那小子当我女婿?没门!

“陛下,臣并不需要与张氏联姻……”

继续“冥顽不灵”。

……

……

李府。

李兆先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他身子骨本来就弱,本来要在家里养病的,但听说程敏政那边有讲学会,还是要拖着病躯去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