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皇女的心思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1120 字 2022-10-03

“是吗?”朱效茹的眼神中充满了狡黠。

德清道:“皇姐你不是也信任他吗?否则你干嘛要让姐夫跟他一起去山东?”

朱效茹被问得一怔,妹妹几时也学会这么针锋相对跟人犟嘴?

“我把你姐夫送去山东,是因为……算了,跟你说也说不明白,总之他不在家里,我还能清静几天,这女人要是成婚之后,一天天的还是怀念当初小姑独处的时候,所以当姐姐的有时候也羡慕你。”

“那姐姐还让我嫁人?”

“该嫁还是要嫁的,老姑娘家家的让人看了笑话,总之有些事我跟你解释不清楚,等你真正成婚有了自己的府院之后,或许咱俩再说,就不必还需要解释什么了吧。”

“哦。”

“别岔开话题,你对张家老二到底怎么想的?皇妹你不是还想跟他联姻?”

朱效茹开始咄咄逼人去追问德清的感情意向问题。

德清赶紧否认:“没有的事,他都要跟林家女成婚,听说这次他也是为林家的事去山东……”

朱效茹笑道:“呵,还说你不关心张家老二的事?他的事我也才刚知道,你好像比我知道的更多。”

“皇姐……”

“林家女本来是要跟他成婚的,但现在听说人都被送到他府上做妾,这种人还是少惹为妙,这次他去山东目的到底是为何还真说不准,不过皇妹要是嫁给他的话,也不是不可……”

朱效茹说了一些前后颠倒的事。

就好像精神分裂一样,一边劝说妹妹不要跟张延龄联姻,一边又觉得妹妹跟张延龄联姻也是可以的。

反对是站在姐妹情的份上,但最终她的“理性”告诉她,舍得妹妹一身剐,等张延龄成了自己的妹夫,一千盐引不用还不说,还可能会从张延龄那捞更多的好处,自己就能跟着“妹夫”沾光。

从这点上来说,朱效茹也是自私的。

德清一脸黯然之色道:“皇姐别消遣我了,最近我一直在研读道经,从中感悟颇多,我听说唐朝时的皇女,多出家为道女梳发不嫁,或许那才是皇家女应该有的归宿……”

“啊?皇妹,你可别乱想。”

“我没有乱想,只是有所感悟罢了,女人嫁与不嫁真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