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溪本来打算做手擀面,但是她高估了自己的手艺,面没和好,就干脆做成面疙瘩,加水一煮,加点猪油、酱油之类的调味料,整体吃起来还挺不错的。

就是裴家父母两人吃得心疼。

谁家这么糟蹋白面?

尤其是吃了两口,发现碗底好几块猪蹄肉。

卤了一晚上的猪蹄软嫩咸香,轻易就被分成一块一块的,一人碗底放三块,这顿饭吃得一家子满嘴生香,过了好久,嘴里仿佛还有那卤猪蹄的味。

休息会儿,两人又去上工,走的时候一人带一壶甜滋滋的绿豆水,疲惫都消了许多。

姜溪本以为这几天都没人会来诊所看病,这个时候工分高,都舍不得为看病耽误功夫。

但当天下午,就有两个人过来了,是一男一女两个知青,去年秋天来到村子里,第一次经历夏日的抢收,热到中暑被送过来了。

姜溪担心这个,早就准备好了解暑汤,中午才给裴家父母和姜鱼以及姜米喝了,剩了点,给他们俩喝了刚好。

接下来的两天,陆续有人因中暑被送过来。

不过大头都在周家村那边,毕竟那边有个名正言顺的队医,只有裴家村这边住的人才会被送过来,第一天的两个知青也是因为刚好在裴家村附近干活,就近送过来的。

六七十年代农耕面积极大,又没有机械化种植,抢收时那是全家老小出动都不够用。

抢收的第三天,大队长带着几个中队长拿着喇叭叫大家晚上也加会儿班,天气预报说过两天有雨。

此时的水稻已经成熟,颗颗饱满,稍微用力可能就掉一大堆,若是真下雨了,那得弄掉多少粮食?因此村子里的人没一句抱怨的,全都卖力干活。

争取在下雨之前将水稻搞定。

空空的仓库逐渐被填满,中暑的人也越多,不过关键时候,大家都不休息,喝了解暑汤就走,唯有一个刚好生理期的女知青,在小诊所里多停留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