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骚动的人群涌动,不断有人跻身往前,嘴里还喊着“让一让”、“让让”,他们到了那登记的人那儿,报下自己的姓名、给他们看了自己缴纳粮食的凭证。
登记的人有很多,那牧官的守士两两一组登记,分了五组,过了半个时辰,才将所有有资格购买耕牛牛犊的人记了下来。
“静一静、别嚷嚷,都听着啊,现下登记在册的共有一百七十二户人,我们牧长大人要精细核查筛选,你们都可以先回去了。”
“明日巳时在此处,公布七位人选,可以提前准备好银两,明日就可以把牛领回去了。”
站得远远的裴傲听了,攥紧了拳头。
为什么不当场出售呢——既然已经是朝廷制定的银两价格,反而还要“核查筛选”他长大了,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待人群散去,已经有人备好了银钱前去牧长一行人留宿的酒肆,这些人大多数有成片土地的大地主或是大世家的分支,可以豪爽地拿出一笔银锭作额外的采买价。
现如今市场上难寻耕牛,有市无价,在农耕时代拥有一头耕牛,相当于手握住了绝佳的筹码。不乏有人从邻近的州县赶来,就是为了这耕牛。
在不知道其他人出价的情况下,很容易互相攀抬了耕牛的价格,毕竟耕牛牛犊数量有限,若是暗中加给牧长的银钱不到位,这也就买不到耕牛了。
傅有珩自然是想一口气将牛犊全部收下来,但是一头耕牛十个银锭,全部买下来需要七十银锭,这还是明面上的价格而已。
思来想去,他打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采买两头牛犊。至于那额外的价格……
夜深人静之时,酒肆卧房内。
“大人,谢家的愿意出多十五个银锭买一头耕牛,王三额外加了十二个银锭,周……周大力出了十个银锭,其他这几个出了九个到七个银锭。”
牧长心里算了算,与他预估的差不多,他下令道:“那你们看着选了人,明儿赶紧办妥了,早些启程回京城了。”
“我乏了,你们先退下罢。”
翌日清晨,傅有珩与裴傲等人吃过早饭,便再次清点装好了一贯贯铜钱和好几十个银锭,他想要买两头耕牛牛犊,但自己名下只能有一头,另一个挂靠在周耀晖所在的碧山村村民周大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