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有珩若有所思,记在了心底。
山野环境较为恶劣,过去一个多月,他放养在玉泽山庄的鸡仔、鸭仔长得大了,但是也死伤大半,眼下仅剩三十余只鸡鸭。
山庄空旷广袤,思及日后的耕种和居住安全,傅有珩决定白日去集市逛逛,领几只看家护院的狗崽回来养着。
延定县衙不远处就是最大、最热闹的集市,嘉州其他辖区的村落居民也会千里迢迢前往此处售卖交换自己采集的草药、棉麻,狩猎的山雉、野兔。
偶尔还有西北的牧民前来摆摊买卖,用特产的牛羊乳、羊毛、风干肉、干果脯、雪山药材等等,出售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北方牧民在草原雪山的生活自给自足,通常也很少到中原来。
傅有珩到集市上时,被热闹激昂的叫卖声包围,四处都是人来人往,放眼望去,摊贩都齐整地在道路两旁出摊,流动的摊档和建筑齐整的店铺密密麻麻又不显拥挤,大家都颇有秩序。
出售的货品更是五花八门。店铺有售锦绣布帛、珠宝首饰、药材、铁铜器、瓷器的,还有几处说唱耍杂的勾栏、提供食宿的酒楼。
而当街摆摊的大多是出售当季的粮食作物、野菜野果,眼下大丰收了,地上摆卖的粮食五花八门,一堆堆玉米、红薯、香芋、花生吸引了过往的行人,还有农户摆卖自己编织的竹笼、簸箕、竹藤椅等。
“这玩意儿能吃吗?小小的,还得剥壳?”
“客官,你尝尝这水煮花生咸香回甘,这是炭烤花生,香酥脆爽,越嚼越香咧!”
“真的假的,别哄我,吃几个。”
“咔嚓——”
“……唔、这叫花生么?好香!”“您看要个几斤回家伴茶解解馋也不错。”“一斤得多少文钱?”“八文钱。”
因为花生亩产喜人,碧山村的好几户农户结伴前来集市售卖,他们的同乡有在打榨花生油的,还有在翻锄土地的,其他人便想着法子售卖交换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丰富每天的膳食。
“红薯可好吃了,又甜又香又软糯,吃一根红薯能管一天饱呢。我得多买些回去囤着。”一个挎着菜篮的采买妇人说道,她自吃过一次烤红薯后,便再难忘却那滋味,可惜那个摊主后来都不出摊卖红薯了。
傅有珩走过热闹的粮食作物摊档,来到畜禽摊档,这儿稍显脏乱,有吱吱呀呀的鸡仔、鸭仔,奶声奶气嚎叫的小狗,蜷在笼子里的野兔,傅有珩走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