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先问的是生辰八字,算好八字中哪个五行受伤再问病患或者家属,病患哪里不舒服,怎么个不舒服法儿,这就是易医,易医不是看病,是算病。
易医有自己的传承,抚养老头儿的道士家传就是易医,因为八字弱,五行伤了四行,总是生病,最后不得已将孩子送到道观,让他修身养性,如此总好过在滚滚红尘中磨练,太过辛苦。
老头儿不是道士,老道士为了让老头儿在红尘中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就将家传的本事传给了他,这是医术也不是什么别的技术,也不存在泄密一说,他家里也是收徒弟的。所以老头儿仗着本事日子过的不错。
大概从小在道观长大,纵然不是道士,也颇有些清心寡欲,老头儿一辈子没结婚,只养了两个孤儿当徒弟,也可以说当儿女,所以对两个徒弟那是非常宠爱的。
洛书是第一个徒弟,那更是格外的宠爱,细心的培养。老道士家世好,纵然在道观,各种学识修养也没落下,老头儿聪明好学,自然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气质卓越。
有这样的师父,又是抚养者,论理,洛书必然娉娉婷婷,气质卓然,宛如下凡天仙。老头儿原本也是按照这个方向培养洛书的。
琴棋书画他都教,言谈举止不得体的地方他也纠正,穿衣风格则从小就是长发长裙的婉约淑女风。
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老头儿敢拍着胸脯保证,那时候的洛书真的就是小仙女,眉不画而黛,宛如雨后远山,眼神明亮透彻,宛如盈盈秋水,笑容得体,举止得当,照着这个模子长下去,长大了那就是妥妥的仙女下凡,大家闺秀。
结果——长歪了!
不是容貌长歪了,而是言谈举止歪了。
大家闺秀的笑不露齿,低头抿唇羞涩一笑,变成了咧着嘴露出满口牙的哈哈大笑,更严重的是有时候她还能乐得拍桌子或者拍大腿。
腰背挺直,双腿并拢,双手平放在大腿上的端庄坐姿没了,换成了没骨头一样靠在椅子上的虾米坐姿,让人绝望的是她还经常把脚抬上来放在茶几上,不是左脚搭右脚,就是右脚搭左脚。
规规矩矩的躺姿更是没有,瘫在床上沙发上就已经算是好的,通常不是翘起二郎腿就是将一条腿搭在沙发的靠背上……
更让人绝望的是兴趣爱好。
作为一名精通琴棋书画皆通的老头儿,那爱好自然也是高雅大方上档次的,比如说,看看书,下个棋,画个国画,听个小曲儿,泡一壶工夫茶,养几株宁静悠远的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