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唉,很多父母,并不都是合格的父母。”小护士摇头感叹道。

于医生没说话。

小护士又好奇的凑上去,“那于医生,我真的很好奇啊,为什么有些人受了刺激能挺过去,有些人却会产生所谓的这种人格障碍或精神病呢?是不是他们特别脆弱?”

“你这样说不准确。”于医生否定了她的观点,“很多人会产生人格障碍,恰恰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更想弥补或者补偿这一缺失,在外人看来,他们可能是疯子,可他们的大脑却比谁都想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正常人。在想外求助无门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向内寻求帮助。”

“你看她衍生出的人格,几乎没有反社会人格或偏执人格,大多是正面或正义人格,尤其最常出现的人格,是一种温暖陪伴型的补偿人格,正是她生命中最缺少的,即便有惩罚人格,也只针对于那些伤害过或辜负过她的人。”

“哦!”小护士点点头,觉得这个于医生说的话比其他医生那种专业术语一大堆的解释让她明了多了,嘀咕道,“到是有点像阿q精神啊!”

“那既然你说她衍生出的人格都是正面人格,那就意味着人格可以和平共处吧?为什么现在她会让自己最在乎的那个人格消失了?或者死亡?”她继续不解的问道。

“她很聪明,也许,她已经意识到自己出现了问题。”于医生想了想说道,“为了防止自己愈陷愈深,所以她选择让她渴望的那个人格消失。”

小护士更不解了,“何必呢,不是让自己更痛苦吗?”

于医生没说话。

或许这就是病人吧,因为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这样的病人她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对了,于医生,你说她小时候就有人格障碍迹象,但为什么真正开始人格裂变却是在成年?人不是应该越大,调节能力越强吗?”小护士纳闷道。

“可能和生活环境有关吧!”于医生道。

小护士反驳,“她开始生活环境是不好,现在不是越来越好了吗?”

“可能…就是因为太好了吧!”于医生笑了,“身体闲下来,脑子就会想得多了。”

小护士无语的看着他,“听你这意思,怎么她这问题那么像是吃饱了撑的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