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金枝长公主已然给自己看好一位夫君,最近正在积极地接触,似乎认为要拿下对方,并不是难事。”
妻子说是这么说,不过国公爷不是那等会揪着一点点小事就忽略全局的人。
他捻着胡髯,有些怀疑地看向如同狐狸般笑容妩媚,又有些隐隐得意的安氏,伸出指尖戳了戳对方,
“该不会这金枝公主挑选的对象,咱们认识吧?”
放眼看过夫妻两人的人际关系网,镇国公又记得岐兀国的民风并不介意女大男小,因此随着十七岁上添五岁、下减三岁
排除表里如一,再有名气并不足以传到岐兀国的人选,最后剩下的也不过寥寥数名──
“嗯哼!”长玥长公主见丈夫隐隐有了猜测,也不再卖关子,而是干脆俐落地说:“小姑娘眼光挺好,寿儿这孩子眉目端正,一派大家之风,如果能好好地将金枝公主留在大周,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寿儿可是咱们新科状元郎,就算少有才名,这金枝长公主是怎么知道寿儿的?”
大周与岐兀国横亘的并不是单纯的山水与辽阔的幅员而已,况且陈彤寿这个孩子平时过的极其低调,是福山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鲜少与他们同席。
说句不好听的,陈彤寿的人生轨迹放在武官们眼中就是个书呆子,镇国公家虽然对这长于读书,也与长子交好的族人有好感,但两方往来的次数确实不多。
加上福山书院在临海,与岐兀国直接跨过一个大周的距离那么问题来了,金枝长公主究竟是怎么知道对方存在的呢?
“据说是有人把寿儿的画像,连同寿儿的作品传了出去,恰好让金枝长公主带人搜查的时候看到,爱慕寿儿的才情,更是一见倾心。”
这不得不说是种难得的缘分,而且按照岐兀国的审美,陈彤寿可完全不在他们的欣赏的范围中呢。
从提审的供词来看,这些刺客对于跟随自家长公主没有半点怨言就是不怎么赞同主子的爱好,所以其中有关‘抱怨’陈彤寿的篇幅相当大──
似乎还能从中读出‘你们那陈公子,莫不是刻意把自己的画像与作品传到我岐兀国来,让咱们长公主看到的?’的潜意思。
“翩翩贵公子,浊世女英杰,或许?”镇国公挑眉,听得出来妻子对这件事情很有看好之意,忍不住感到疑惑,“先不提金枝本人的意愿,就说岐兀国国主也不可能让她加入大周。”
“况且寿儿也曾说过不等举业成是不会谈论婚事的,便是金枝千里迢迢地过来,未必真的能成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