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方丈对此忍不住有些质疑,认为金枝长公主的说词有些草率,
“大量人员失踪、死亡,其中涉及到嫔妃,即便因为王廷不得窥伺而留出缓冲的时间,也不代表这件事情就能糊弄过去。”
金枝长公主清楚大周对岐兀国有所了解,但并不全面。
尤其涉及王廷私密,若非国主的嫡长女,自幼出入禁庭,或许就连她也未必能看出端倪──
那就更遑论其他人。
“国主的变化是细润无声的,他似乎对很多事情都瞭若指掌,但也对过去很多不该忽略与遗忘的事情一无所觉。”
“特别是国主近期对政策的安排与批示偏向上与过去的风格出现了偏差,就连在的事情,都与先前有着天壤之别。”
“我还曾以几个国主过去与我做过仅我俩知道的承诺,还有密折所藏匿之处做套,对方明确地半点都不知道。可因为无论身上的特征与残缺之处都与我印象中相当,在寻大祭司却发现对方早已亡故后,我便决定先行出逃,给自己与岐兀国留下一条退路。”
就算要背负一国的骂名,在没有人愿意相信她的前提下,金枝长公主仍然决定这么做。
因为她不甘心。
◎最新评论:
-完-
第211章 慕强的心理
◎陈彤寿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