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其实此次取得大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军从背后突袭敌人的缘故。”郑礼声音中似乎带着叹息,“我军人数不过一万,骑兵更少,铠甲不足,若是正面接战,恐怕不敌。”

“考虑到鞑靼近年来屡次进犯西北边境,指挥使请陛下允许西北军扩充兵力,以固大晋边防。”

第105章 派遣监军 “朕已经派遣都监,前往凉州……

谢韫之在凉州大营内的造火处巡察。

所谓造火, 其实就是制造火器的意思。朝廷并不允许卫所自行制造兵器,例如刀枪,铠甲一类,是绝对不可的, 最多战时补充一下箭支。

原本应当是兵造处, 谢韫之取了个巧, 起名为造火处,也有刻意避嫌的意思。

朝廷只说不能造兵器,没说不能造火器。

谢明秀跟在她身边, 低声和她交谈。

“您就这样让郑先生把火器图纸献给了那狗……”谢明秀瞪大眼睛,难以置信,“您真是——这怎么能行呢!火器威力那么大,他又有钱有人,要是成批造出来, 装备了其他部队,那我们以后——”

“不必担忧。”

“的确是火器图纸没错。”谢韫之对她说, “但火器同火器之间, 还是有差别的。”

非但有,差别还不小。

就拿发射速度来说, 突火枪和火铳要数分钟甚至十数分钟才能完成一次装填;火绳枪使用繁琐, 足足有四十多个步骤;转轮打火枪每次发射后都要使用发条上紧转轮;而线膛燧发枪,一分钟内足够完成三次射击。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仅仅发射速度一项,就足够拉开差距。

更别提还有射程和精度的区别。

谢韫之给西北军装备的是无限接近工业革命后步枪的线膛燧发枪, 但交给宗明旭的图纸,只不过是比突火枪强一步的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