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

陈三娘子低着头,自顾自搓洗手里的衣服,她搓得很用力,手上的冻疮开裂了,冰水一浸,钻心的疼痛之后渐渐麻木。

天冷了。

兰兰那件旧夹衣防不住寒,待会回家,把那些碎布头做的小玩意拿去卖了,应当能换些棉絮,再改一改,就能给兰兰做件小袄,这个冬天也好过些。

另一边的几个妇女又窃窃私语一阵,突然有一人故意提高声音:“听说镇上新开了个什么……纺织厂,正在招人织布,一个月能给二两银子呢!”

陈三娘子手上的动作一顿。

二两银子,就是两千文钱,折合下来,每天都有六七十文。

这附近比较厚道的织布场子,一天也不过能给三四十文而已。

……

两个月的时间里,五十台织布机已经准备就绪,第一批纺织女工也已经上岗了。

谢韫之在城内另外租了个宅子。

一来这年头有“男女大防”之说,她明面上是个男人,不好和小姑娘们住在茶楼;二来纺织厂选址在京城西郊,离茶楼太远,她在二者间取个折中点居住,也好两头照应。

“公子,咱们收的棉纱又不够了。”秀秀跟在谢韫之身后,穿过一排排织布机间的过道,“是否要多雇些人去收棉纱?”

“雇吧。”谢韫之点头,“你看着办就好。”

在她有意的训练下,秀秀现在逐渐也能独当一面了。

厂房里声音略微嘈杂,木头的吱嘎声中,经线和纬线相互穿插,一匹匹棉布在机器上被生产出来。

京畿布价平稳,不贱也不贵,普通白棉布,价格大约在一两银子一匹;三斤细纱才能织出一匹棉布,一斤细纱就要一百文铜钱,三斤的成本就要三百文了,如果买细纱织布,一匹白棉布只能挣七钱银子。若是自己纺纱,成本则更低一些,市面上一斤棉花的价格大约在五十文铜钱左右,不过织一匹布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