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旸要去的地方是丹顿城,黄金四城的核心区。乔上将被捕后,那边反应最激烈,任其发展很可能越闹越大压不住了。
反抗势力不是民众,民众对这位暴君下台还是很欢欣鼓舞、喜闻乐见的,而那些聚集在乔脚下为虎作伥的既得利益者则感觉天都塌了,如若不给联盟施压把乔老爷捞回来,换个清算他们的,简直要了血命!
李斯特和白旸商量的结果,是“抓大放小、徐徐图之”。
老大已经给他们摁住了,那边敢继续闹腾无非是因为联盟这边还有个托勒曼·瓦诃里,只要他们“里应外合、上下一心”,是极有可能倒逼联席会议作出个不痛不痒的决定的。
现在唯一既不牵扯党争,又在民众中威望极高的人,就是白旸。
李重时这边,暂时可以用白旸当年保存的录音来震慑瓦诃里不妄动,同时,需要白旸亲自深入虎穴表明态度,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民意,重点剪除支持瓦诃里的顽固派。
至于骑墙那些,则不急于一时,先利用,后清理。
沈夜本是想,不管去哪儿,他都跟着白旸,这样万一白旸滑个丝、短个路,他都能及时给修起来。
但他绝没想到这个“哪儿”是丹顿城!
“那太危险了!”
沈夜反对,白旸刚拘了人家地主爸爸还打折一条腿,一群儿孙嗷嗷叫骂要报仇,这时主动去人家里串门,和送死有差别?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斯特的手指在一本纸书上敲了敲,“四城的民众怨愤瓦诃里很久了,贪腐横行、贫富悬殊、淫毒泛滥……他们早盼着前几任执政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掐死这帮贪官污吏。那几任执政官是爬不回来了,可白总爬回来了呀!”
“白总符合他们对英雄的全部设想,勇猛强悍、正直无畏、年轻英俊、儿女……儿郎情长,从三岁到一百三十岁,不关心时政也可以看脸,不期待未来还能够怀旧,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道理没错,但沈夜总觉得李斯特在给白旸画套,看他的眼神不大友好。
李斯特怕怕地闭上了眼。
“我不是一个人去,”白旸安慰他,“会有亚华城800名精英特警和附近增援部队可以调遣,放心。再说梅瑟薇博士人在亚华城,你不需要往圣乐菲斯跑,还得准备她的考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