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对皇长子十分重视,想着看在长孙的份上,到底动了心思,想破格召了钟家人提前入宫,好照顾钟萃诞下子嗣,等皇长子出生再出宫也不迟。
闻衍在一旁,偶尔端了茶水轻抿,并不掺言,见高太后要开口召钟家入宫,这才出言阻拦了:“母后且慢。”
高太后和徐嬷嬷都看了过来。高太后还打趣了句:“哀家还当陛下再不想听,也不想提及这钟贵人呢。”
闻衍不答,只说了句:“母后莫非忘了,这钟氏乃庶女出身。”
宫中召钟家女眷入宫,自是召钟家大夫人穆氏这等正室夫人,钟萃身为庶女,与穆氏这等嫡母哪里会有多大的母女情分?世家主母对待庶子女们,多是吩咐下边人尽心就已是不错的了,能亲自过问便称得上一句贤母了。
这钟氏上回便拒了太后的恩典,那时便已能看出来与嫡母之间的情分如何了。
高太后叫闻衍提点一句顿时便想了起来,钟萃的出身早前闻衍同她说过一嘴,高太后是嫡女出身,更是深有同感,这才破格赐下恩典,却忘了钟萃与她不同,钟萃是庶女出身,情形与她自是不同的。
宫中能召命妇入宫,便是朝臣们知晓也不过说上一句不合礼数,碍于太后懿旨和钟萃腹中的皇长子倒也不敢多有微词,若是召大臣妾室入宫便不同了。不说不合规矩,便是前朝大臣直知道也不会罢休。
皇亲宗室中侧夫人能破格赐封诰命,但外臣女眷却不能。高太后眼眸变换,但到底不曾再开口要赏下恩典的事了。
徐嬷嬷跟着点点头,想着上回的事,倒是恍然大悟了。
闻衍在永寿宫给高太后请了安,陪高太后用过了晚食,等宫人奉了茶水,高太后摆摆手,叫宫中伺候的宫人先行退了下去,这才开口:“先不说其他了,天子前朝事忙,这两月鲜少踏入后宫中,哀家见陛下也不过匆匆,倒是不曾亲口过问过陛下,这禧妃之事是为何?”
“天子行事自是无需向旁人解释,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只后宫嫔妃不比前朝大臣,多年情分在,天子还是应多上两分耐心才是。”
“东施效颦”四个字,便是高太后都有所耳闻。
禧妃也是宫中老人了,在宫中多年,性子又老好人,如今得了这样一个评语,天子一言,几乎是板上钉钉,这叫禧妃该如何见人的了?女子本就脸皮薄,如今又叫陛下这样说,哪里还有脸面的,那下边的嫔妃该如何去看待禧妃了?以后哪里会把禧妃看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