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殿下正文第一百章自郢王府...)

殿下 石头与水 880 字 2022-10-02

徐老夫人没再继续卖关子,将这件陈年旧事说与长孙知晓,“这也得是十来年以前的旧事了。蔡家也是帝都书香人家,比不得一等豪门,在书香门第中也有些名声,尤以女子贞烈,当年是与孙氏女一样有名的。”

“当年,蔡家一有女,是蔡会元的同胞妹妹。这位蔡氏女说来命薄,人还没过门,定亲的丈夫便因病去逝了。由此,蔡氏女成了望门寡。”

“那时候的风气与现在不同,民风保守,女子皆以贞烈为美。原本这也只是一件小事,恰逢那年春闱,蔡会元登会士榜首,人人皆羡蔡家子。只是,谁也没料到,刚出会士榜,蔡家女便到帝都府击鼓鸣冤,自陈家人要逼杀于她。”

“此时,蔡家因长子考得会元风头正劲,蔡氏女击鼓鸣冤,帝都府也不能装聋作哑,且此事,既有命案嫌疑,又跟大逆不道沾些边儿。哪有子女去官府告父母的呢?”

“帝都府不敢自己作主,只得上报,由此惊动了万寿宫。万寿宫一向厌恶女子守节,正要变一变这世间风气,遂令三司联查此事。”

徐老夫人道,“三司一插手,没三天这事便查个清楚。蔡氏女并没有撒谎,蔡家因女子贞烈,还得过显德皇后懿旨嘉奖,蔡氏女也的确以贞烈闻名。但是,贞烈当出自自愿,难道女孩儿不愿意死,家里还能逼杀么?”

“此事一出,蔡家名声扫地,蔡学士也被革职回家。”

“当年,我们都为蔡会元感到可惜。你祖父还曾上书万寿宫,希望朝廷看在蔡会元满腹才学、年纪正轻,正可与朝效力的而子上,让蔡会元继续科举。”

徐珠问,“万寿宫没答应?”

“若是答应了,子晴不早入朝为官了么?”徐老夫人道,“当年,我也进宫为子晴说过情。但万寿宫说,子晴既为蔡氏子,且已年过二九(十八岁),若说逼杀亲妹的事,他半丝风声不闻,可见其才干庸碌,不值得为此人破例。倘他知晓此事,只作不知,可知心性卑劣,一如其父母,这样的人,不为官倒是朝廷幸事。”

徐珠神色一震,是啊,这话也并非不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