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燕薇好歹是闺女亲生的,又有燕薇爸舍己救人乡镇上发的补偿款,燕薇姥姥一直把燕薇拉扯到五岁大,直到几天前姥姥死去。燕薇的舅妈打算把燕薇送走,不管是送回她奶奶家还是送给别人,反正她不想替别人养闺女。
当初燕薇爸死的时候,燕薇奶奶家来过人,给燕薇爸办了丧事,把燕薇爸的补偿款留给燕薇姥姥就走了。
燕薇奶奶是这样想的:家里老大老二都有自己的孩子,老三刚结婚,肯定不愿意白养燕薇。她和老伴倒是可以把燕薇带回去养着,可是这样做的话无疑会让几个儿媳妇不高兴。
燕薇奶奶还指望儿子儿媳养老,当然不愿意得罪儿媳妇。再说燕薇户口随妈,是农村户口,带到城里没口粮,以后吃的粮食哪里来?真把她带回城里,日复一日,就算儿子不说话,儿媳妇肯定会有闹的。
所以,燕薇奶奶跟老伴商量好,补偿款一分不要,算是留给李家养燕薇的钱。三百块不算少了,在农村养大个闺女足够了。
还不如把燕薇留在亲妈身边,女孩子还是跟着亲妈更好些。
燕薇奶奶没想到三儿媳妇受不住打击,竟然跳河自杀了。燕薇妈死后,姥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没跟燕家联系,一直养着燕薇。可如今当姥姥的没了,当舅妈的不愿意白养着便宜外甥女了。
如果燕薇不上学,吃粮食,还是粗粮,一年能花多少钱。再说这只是燕薇小,需要出粮养她,等她长到一定年龄,可以下地干活赚工分,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了,再大点就嫁出去了,姥姥家养大她,即便是不给出嫁妆,别人也说不出错来。
燕薇姥姥四十出头守寡,那年代都穷,家里真没几个钱,她自己拉巴两个孩子也不容易。当初燕薇爸出事后,燕薇舅舅正好是说亲的时候,需要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燕薇姥姥才同意把燕薇留下;再一个是因为燕薇长得特别像她闺女小时候,看着燕薇也算对闺女有个念想。
燕薇姥姥看在闺女的面上,对燕薇还算可以,起码不会打骂她。农村条件就那样,能吃饱喝足就是好的,至于别的,就别想了。没成想姥姥在燕薇五岁这年得了急病去了。这不,燕薇的去处就成了大问题。
舅妈生怕丈夫不知道地址,白忙活一场,赶紧问:“对了,你知道燕薇爷奶家的地址吧?”
“她爷奶倒是没留下地址,不过家里有妹夫的遗物,里面好像有他给家里写的信,上面应该有地址。”
舅妈好像一刻都等不得了,催促:“你快起来去找找,看有她爷奶家的地址没?”
“都灭灯了,明天找不行吗?”
“不行,找不着地址我不安心,快点去找。”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好,新文新气象,作者在此求大家动动小手点个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