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开荒第一一二天

王爷的厨娘宠妃 祈幽 1645 字 2022-10-02

兵戈之地,孔武有力比读书识字更加重要,没多少觉得读书有用。

杨久初初在城中办学,就来了小猫两三只,大大的学堂里空空荡荡,夫子讲课的时候都有回声。

后来她提出了课时和全勤奖励,慢慢来的人就多了。

善逸学堂的地址在崔家祠堂里,由本地最大士绅崔举人赞助提供。崔举人在朝中做过官,官居五品后因病乞骸骨归乡,在家乡修桥铺路,是个善人;六十多往七十里数了,还要纳小妾、要通房、调戏丫头,是个色鬼。杨久不赞成对方的人品,但又不得不接受对方的善意,真是捏着鼻子和他打交道,有时候想想虚伪的不知道是她还是他了。

好在,崔举人拎得清楚,□□里的玩意儿只在家里面不安分,一走出家门,眼睛就不往不该看的地方看。

多少没让杨久觉得恶心。

崔氏家族本是幽州城望族,不过再大的望族也敌不过战乱的连番侵扰,到了崔举人这一代就他一个,他下面也一个、他下下面还是一个,独苗苗的单传。偌大祠堂空置太多,用处不大,还不如捐出来办学校,能够博得一个声名。

众人都说崔举人是个聪明的大好人呢。

还走进学堂,杨久就看到院子里长着的松柏,透过松柏,朗朗读书声传了出来,孩子们稚嫩又充满朝气的声音,真是听了让人就觉得充满希望。难怪学堂门口围了许多人,就算是从门口走过去,亦能够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大家太热情了,杨久差点儿没法挣脱人群走进学堂……夸张的说法而已,她身边跟着的近卫那么多,近卫是不会让旁人近她身的。

杨久朝着外面的人拱拱手,“父老快回去吧,下雪了,待会儿地上难走。”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雪下的还不大呢。”

“今儿个能够见到公子,是我们的福气。”

“公子,我家狗子在里面读书,几代睁眼瞎终于有了个识字的。”

“公子,你的大恩大德,我们都记着呢。”

“……”

“……”

杨久又劝了几句,实在是劝不动了,就只能够再叮嘱一番,让门房给大家伙儿准备热水,她这才走了进去。穿过中庭,上三个台阶,不仅仅能够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还有夫子的领读声。夫子是教过邹劲的老师,在城里面自己开设私塾教书,不过学生很少,之前说过的,幽州百姓认为读书的作用并不大,鲜少有人会将培养一官半爵作为人生理想和目标。私塾生意很差,夫子连年倒贴,已经入不敷出,准备散馆停课,到乡下种地去。

恰好杨久要开办善逸学堂。

恰好邹劲给杨久推荐了自己的老师。

恰好夫子自己也挺乐意。

一拍即合,这不,夫子就吃上了公家饭了。

在门口站了会儿,杨久笑眯眯地说,“听到芒的声音了,声音懒洋洋的,有气无力,肯定撑着下巴发呆呢。”